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安平城阅武宴集·其二》
《安平城阅武宴集·其二》全文
清 / 范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香清歌管在层城,进酒微闻宴笑声。

锦簇华筵瑶岛月,丛残高垒旧时营。

遥传鼙鼓风逾劲,稳卧鱼龙夜息惊。

敢谓儒生矜缓带,太平天子不忘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安平城举行的阅武宴集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繁华与军事的庄重。

首句“香清歌管在层城”,以“香清”形容宴会上香气的清新,而“歌管”则暗示了音乐与乐声的悠扬,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宁静的氛围。“层城”则点明宴会地点的宏伟与尊贵。这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宴会现场。

接着,“进酒微闻宴笑声”一句,通过“进酒”和“宴笑声”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欢乐气氛。这里的“微闻”二字,既表现了笑声的轻柔,也暗示了宴会的和谐与融洽。

“锦簇华筵瑶岛月,丛残高垒旧时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奢华与历史的厚重。以“锦簇”形容宴席上的装饰之精美,以“华筵”指代豪华的宴席,而“瑶岛月”则借用了神话中的瑶池仙境,象征宴会的高雅与超凡脱俗。同时,“丛残高垒旧时营”则通过对比,暗示了宴会场所曾是军事要塞,如今却成为和平与欢聚之地,体现了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进步。

“遥传鼙鼓风逾劲,稳卧鱼龙夜息惊。”这两句描绘了宴会之外的景象,远处传来的鼙鼓声虽强劲,但宴会上的人们却能稳坐不动,仿佛鱼龙在夜中沉睡,不受外界干扰。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比作鱼龙,形象地表达了宴会的秩序井然与主人的自信从容。

最后,“敢谓儒生矜缓带,太平天子不忘兵。”这两句表达了对宴会主人的赞美,认为即使是儒生也应有军事意识,而太平盛世的君主也不会忘记军队的重要性。这不仅体现了对宴会主人的敬意,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强盛与和平共存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成功地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庄重,以及宴会背后的历史与时代精神,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范咸
朝代:清

清浙江钱塘人,字贞吉,号九池。雍正元年进士。官至御史,曾巡视台湾。有《周易原始》、《读经小识》、《碧山楼古今文稿》、《柱下奏议》、《台湾府志》、《浣浦诗钞》等。
猜你喜欢

哭黄宜人·其一

结发为夫妇,恩情两不牵。

今朝闻汝死,不觉情凄然。

(0)

水龙吟.游丝

小栏花韵晴初,悠扬上下随风转。

略无头绪,浑无气力,漾成凄眷。

网断怜蛛,衣残补蝶,缕斜迎燕。

只玉人心上,丝丝牢系,等闲是、愁难剪。

休说游踪己倦。尚缠绵,宝钗低颤。

撩将画鬓,拈凭纤指,误他双眼。

香篆才萦,梁尘轻度,帘阴微见。

算青春此际,千般荡冶,在斜阳院。

(0)

乞还

思亲无日不关情,何幸今朝出凤城。

风正扬帆知浪静,月明鼓棹觉潮生。

年高我喜还乡国,宦久人都识姓名。

莫讶元臣无第宅,莱公先已树芳声。

(0)

过黄天荡顺风安澜而渡竟不知其险赋此

雨洗三山翠,波澄万里流。

云边双过雁,天际一孤舟。

风止帆飞速,潭空月影留。

为怜黄阁老,安渡不知愁。

(0)

涪江夜雨

多雨涪江夜,衔哀旅泊时。

老莱犹有彩,温峤已无裾。

水气侵床冷,乡心入梦迟。

凄凄悲岁晚,忍读蓼莪诗。

(0)

人日有感

今年丁未当人日,正是春风富贵乡。

白玉一枝梅蕊绽,黄金三寸韭芽长。

要令笑语开茅塞,仍用题诗寄草堂。

共荷圣恩无以报,但将白发照沧浪。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