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乐庵建慈云寺既成见招得胎字二首·其一》
《杨乐庵建慈云寺既成见招得胎字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岭海初闻大小开,天花忽见后前台。

风吹碧嶂临飞锡,月满澄湖出渡杯。

闭阁杨雄时坐卧,逃禅苏晋暂徘徊。

悬知吾辈皆前会,漫许沙门点故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杨乐庵新建的慈云寺在岭海初开之际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寺庙的赞美之情。首联“岭海初闻大小开,天花忽见后前台”以“岭海”开篇,暗示了寺庙所在之地的偏远与神秘,随后以“天花”和“后前台”描绘了寺庙落成后的祥瑞景象,预示着佛法的传播与繁荣。

颔联“风吹碧嶂临飞锡,月满澄湖出渡杯”进一步渲染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美景,风拂过碧绿的山峰,仿佛是僧侣们行脚的象征;月光洒满清澈的湖面,映照出渡船的倒影,营造了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

颈联“闭阁杨雄时坐卧,逃禅苏晋暂徘徊”则通过引用历史人物杨雄和苏晋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寺庙内修行环境的推崇,暗示了在这里可以远离尘嚣,静心修行。

尾联“悬知吾辈皆前会,漫许沙门点故胎”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僧侣相聚的期待,以及对佛法传承的坚信,认为所有追求精神净化的人最终都会在此相遇,共同探讨佛法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慈云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宁静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生活和佛法追求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归山后家园萧飒甘旨缺供,太夫人见怜每食减啬,乙卯十月为二子璈璥析箸,怆然几筵永志馀痛

切肉作羹,母呼进菜。侍侧劝餐,母匕不再。

獭能报本乌返哺,夕膳晨羞阙供具。

母曰汝贫,毋以我故。加豆盈觞,匪行我素。

俄焉空庭感风树,为丰为啬总不御。吁嗟乎!

儿无母哺哺于儿,抚兹怀棬双泪垂。

(0)

上党二首·其二

天下劲兵处,严疆自古凭。

虹鳞卷飞旆,兽角断悬绳。

三辅真肩脊,河东旧股肱。

至今唐使节,犹得义阳称。

(0)

水宿

水宿风餐里,栖栖过此生。

米原无帖乞,碑信有雷轰。

中土多凋瘵,西陲尚甲兵。

休从詹尹卜,归去好躬耕。

(0)

沈孝子行

我友有子称小凤,少岁六经熟磨砻。

忘身竟以死孝传,千古人伦作桴栋。

孝子陈情救乃翁,乃翁得旨还天中。

昨岁母殡值邻火,扑灭不觉麻衣红。

麻衣红,不可褫,宁死肯任母殡毁。

头焦额烂肤不完,殡宫获全孝子死。

孝子曾补《两笙》诗,《南陔》《白华》有新词。

居身洁白守庭训,循陔乃厄南宫离。

我闻客位之殡涂且肂,攒至西序预火备。

此礼废坠千百年,致令孝子蹈炎炽。

我友哭子几丧明,邦人请旌留孝名。

登危临深古所戒,成仁取义非过情。

读书要在持大节,至行煌煌如火烈。

旌庐令典金石光,精神不逐劫灰灭。

(0)

题大临故宫词后

旧顿荒凉锁绿茵,宝钗双燕只生尘。

眉痕不照长门月,臂点曾销永巷春。

百首宫词王司马,一声《河满》孟才人。

阿谁尚记华清恨,听谱《霓裳》泪湿巾。

(0)

侍家君渡江时有风涛之恐

日斜问渡汉阳门,双桨中流浪欲翻。

人世那能容李白,风波何必系章惇。

惊心频洒途穷泪,剪纸难招定后魂。

还是故乡风景好,鲈鱼莼菜足江村。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