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岩里花蝙蝠,五色迷人双目晴。
不减罗淳大蝴蝶,仙风习习更通灵。
七星岩里花蝙蝠,五色迷人双目晴。
不减罗淳大蝴蝶,仙风习习更通灵。
这首诗描绘了牂柯江边的一幅生动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首句“七星岩里花蝙蝠”,以七星岩为背景,引入花蝙蝠这一形象,既突出了地点的特色,又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花蝙蝠在夜色中飞翔,与七星岩的自然景观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
次句“五色迷人双目晴”,进一步渲染了视觉的冲击力。五彩斑斓的颜色不仅让双目为之迷醉,也暗示了自然界色彩的丰富多样,激发了读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不减罗淳大蝴蝶”一句,将花蝙蝠与大蝴蝶相提并论,通过比较手法,强调了花蝙蝠同样具有吸引人的魅力,同时也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最后一句“仙风习习更通灵”,以“仙风”形容花蝙蝠,赋予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同时“通灵”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感知,暗示了自然界中存在着超越物质层面的灵性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七星岩、花蝙蝠、五色、大蝴蝶等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神秘色彩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赞美之情。
秋色正萧洒,我行归故山。
南山山深断行路,白云去去何时还。
秋岩幽绝瑶草碧,绿萝缘洞不可以径攀。
长风吹落岭头月,流光倒入长林间。
手持赤城杖,飞度苍霞嶂。
金仙一笑导我饮,一杯未竟已神王。
手解青囊所服之素书,但见朱文绿字纷殊状。
我问灵修笑不语,海日欲出天鸡唱。
嗟予落拓作人羞,此生常作名山游。
幽涧鸣泉绕石室,便拟一叶凌沧洲。
雷风震荡鬼夜哭,壮士奋怒山为却。
手擘铁崖两扇开,神工不用施樵凿。
美女金牛事有无,天教破险通秦蜀。
迤逦峡尽见雄关,关封峡口如泥丸。
造化瀜液相缀补,抟沙撄土堆苍峦。
我行观山心已厌,惟有兹山看不倦。
沿溪翠筱绿沾衣,匝地野花红拂面。
良牧有意夸山灵,标题旧迹建茶亭。
当年若无霹雳手,至今何人知五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