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归口号·其二》
《忆归口号·其二》全文
宋 / 曹彦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初无警策骤惊人,亦不媕婀巧进身。

每向经筵持正论,愿于国脉奖忠臣。

昔从新政趋严召,今为衰年避要津。

陛下果能行古道,虽閒犹是太平民。

(0)
注释
警策:预警或策略。
媕婀:迎合奉承。
经筵:古代帝王为讲论经史而设的御前讲席。
正论:正确的观点或主张。
国脉:国家的命脉,比喻国家的兴衰。
忠臣:忠诚的臣子。
新政:新的政治措施或改革。
严召:严厉的征召或任命。
衰年:老年。
要津:重要的职位或关键岗位。
古道:古代的治国之道或理想的政治原则。
太平民:生活在太平盛世的百姓。
翻译
起初并无预警突然让人震惊,也不迎合奉承以求晋升。
常常在经筵上提出正直观点,希望激励国君奖赏忠良之士。
过去曾追随新政被严厉征召,如今老迈却避开重要职位。
若陛下真能遵循古道,即使闲居也能享受太平岁月。
鉴赏

这首诗名为《忆归口号(其二)》,作者是宋代的曹彦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和忠诚。首句"初无警策骤惊人"描绘了诗人起初并未显山露水,而是以稳健的方式进入仕途;"亦不媕婀巧进身"则表明他不追求权谋机巧,坚持正直原则。

"每向经筵持正论"写出了他在重要场合如经筵上,总是发表正直的见解,体现了他的直言敢谏。"愿于国脉奖忠臣"表达了他对国家忠诚,希望君主能奖励忠贞之士。接下来的两句,"昔从新政趋严召,今为衰年避要津"回顾了诗人过去积极参与改革,现在因年老选择退避关键职位,显示出他的谦逊与淡泊。

最后,诗人以"陛下果能行古道,虽閒犹是太平民"寄语,期待君主能遵循古训,即使自己闲居,国家也能保持太平,表达了对盛世的期盼和对自己职责的坚守。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充满责任感和对国家忠诚的诗篇。

作者介绍
曹彦约

曹彦约
朝代:宋   字:简甫   号:昌谷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生辰:1157~1228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猜你喜欢

次和王础尘辛未岁除八首·其七

家家爆竹送年除,尽说新年改旧符。

唐俗未妨歌蟋蟀,渑池终见奋桑榆。

愚公志定山堪徙,秦帝威行石可驱。

莫笑蒙庄多怪论,南鹏端的有良图。

(0)

祝小金山月涛师二首·其一

小金山下月中船,记共题诗二十年。

自是高僧不妨老,老夫髭发总皤然。

(0)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其二

今年春色异常时,腊尽天南早见丝。

想到上林二三月,野虫书遍卧生枝。

(0)

早发资福寺至华首台道中复次前韵

一片烟光露正浓,秋衣沾湿两三重。

芒鞋此地曾飞燕,竹杖何年更化龙。

隔县尚看云母洞,到山先认老人峰。

旧游渐喜僧房近,溪水琅琅不辨钟。

(0)

铙歌·其十五

九真方域亦南隅,风雨虽同政化殊。

只隔分茅重岭外,连年粟米贵如珠。

(0)

再次前韵送王文安四首·其一

老向京华著布衣,文心侠骨世应稀。

发同野鹤参差出,身似高云自在飞。

沧海路遥多酒伴,太湖家近有渔矶。

晨昏且喜莱衣是,岁月宁论伯玉非。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