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发资福寺至华首台道中复次前韵》
《早发资福寺至华首台道中复次前韵》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一片烟光露正浓,秋衣沾湿两三重。

芒鞋此地曾飞燕,竹杖何年更化龙。

隔县尚看云母洞,到山先认老人峰。

旧游渐喜僧房近,溪水琅琅不辨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从资福寺出发前往华首台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一片烟光露正浓”以细腻之笔勾勒出晨雾与露珠交织的朦胧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秋衣沾湿两三重”则通过人物的衣物沾湿细节,进一步强化了清晨的凉意和湿润感。

“芒鞋此地曾飞燕,竹杖何年更化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想象,将过往的痕迹与神话传说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其中,“芒鞋”与“飞燕”、“竹杖”与“化龙”的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隔县尚看云母洞,到山先认老人峰”则将视线拉远,描绘了沿途经过的云母洞与标志性的老人峰,这些自然景观不仅为旅途增添了趣味,也暗示着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最后,“旧游渐喜僧房近,溪水琅琅不辨钟”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达目的地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僧房的期待。同时,溪水的琅琅声与钟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宁静的音乐,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寄怀唐子瑞

萧寺秋深冷石门,山人寥落卧松云。

黄花芳砌临风看,玄鹤鸣皋傍晓闻。

楚醴醉来空作客,商□□罢正思君。

何时彩笔开缃帙,花下鸣琴共夕曛。

(0)

过采石怀李白十首·其二

忆君乘月下金陵,何处吴山不夜登。

一曲潇湘秋万里,至今疑在白云层。

(0)

春兴八首·其六

中原五子送将归,十二峰头拾紫薇。

别后何人鹦鹉笔,书来念我薜萝衣。

邗沟明月行将问,鸿鹄天风高自飞。

南北岐途两无赖,江门烽火照渔矶。

(0)

张助甫席上同吴峻伯白伯伦再饯朱主客南还赋得江飞兢渡日草见踏青心十韵·其八

停杯问明月,明月不能荅。

相随下江潭,夜把苍龙踏。

(0)

简陈使君

父老书频至,疮痍叹未醒。

长怀闽日白,难照楚山青。

野兕稍离室,河鱼更入庭。

怨歌满天地,不遣仗君听。

(0)

秋夜同李伯章高子明徐养浩泛湖

高沙回白鹭,远水到青天。

棹恐群星乱,杯惊孤月圆。

秋声来薜荔,夜色净婵娟。

玉笛君能把,吾将弄紫烟。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