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五子送将归,十二峰头拾紫薇。
别后何人鹦鹉笔,书来念我薜萝衣。
邗沟明月行将问,鸿鹄天风高自飞。
南北岐途两无赖,江门烽火照渔矶。
中原五子送将归,十二峰头拾紫薇。
别后何人鹦鹉笔,书来念我薜萝衣。
邗沟明月行将问,鸿鹄天风高自飞。
南北岐途两无赖,江门烽火照渔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宗臣所作的《春兴八首》之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远方友人生活的关切与思念。
首句“中原五子送将归”,开篇即点出友人即将离别的情景,中原五子代表了众多送别的友人,渲染出离别的氛围。接着“十二峰头拾紫薇”一句,以想象中的景象,象征着友人远行的路途遥远而美丽,紫薇花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别后何人鹦鹉笔,书来念我薜萝衣”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鹦鹉笔比喻友人的文采斐然,薜萝衣则是借指友人的衣物,通过这两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和日常生活的关注与怀念。
“邗沟明月行将问”一句,诗人设想在未来的某一天,友人或许会经过邗沟,那时他将抬头望见明月,心中涌起对友人的思念。这一句充满了浪漫与期待,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长久。
“鸿鹄天风高自飞”则以鸿鹄翱翔于天风之中,象征着友人如同鸿鹄一般,自由自在地飞翔在广阔的天地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自由追求与独立精神的赞美。
最后,“南北岐途两无赖,江门烽火照渔矶”两句,描绘了友人南北分道,各自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无论身处何方,心中的牵挂与思念始终如一。江门烽火照渔矶,既是对友人所在之地的遥想,也暗含了对友人身安的深深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友人离别与思念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