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纯房见李叔颖郎中诗因思叔颖聊继其韵赠淳化禅师》
《游纯房见李叔颖郎中诗因思叔颖聊继其韵赠淳化禅师》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衲衣处处逐浮云,法乳何妨长子孙。

室有巾瓶留祖意,门无车马露苔痕。

名高楚泽多新侣,梦入苕溪有旧言。

谁与隐峰居士说,曾参一句是同门。

(0)
注释
衲衣:破旧的僧衣。
逐:跟随。
法乳:佛法的教诲。
子孙:后代。
巾瓶:简单的日常用品。
祖意:祖先的意愿或教诲。
苔痕:青苔的痕迹,象征清贫。
名高:名声大噪。
楚泽:楚地的湖泊。
新侣:新结识的朋友。
苕溪:地名,可能有特殊的文化或历史意义。
隐峰居士:隐居山峰的高人。
曾参:孔子弟子,以孝闻名。
同门:同一师门。
翻译
穿着衲衣随风飘荡,佛法教育不妨代代相传。
家中简朴留有祖辈的遗愿,门外并无车马只显青苔痕迹。
名声在楚泽引来众多新朋友,梦中又回到苕溪听旧时的言语。
谁能和隐峰居士分享,他曾参的话语我们都是同门一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禅师淳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衲衣处处逐浮云,法乳何妨长子孙。" 这两句表明禅师随着云游四海,无拘无束,同时也传承佛法,就像奶水滋润一样养育后代。

"室有巾瓶留祖意,门无车马露苔痕。" 这两句则描绘了禅师居住的环境,其中“室有巾瓶”象征着对过去智慧的尊重与传承,而“门无车马露苔痕”则显示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淡泊的生活状态。

"名高楚泽多新侣,梦入苕溪有旧言。" 这两句表达了禅师在佛法上的声望,以及他与过去友人的情谊纽带,即便是梦中也难以割舍。

最后两句"谁与隐峰居士说,曾参一句是同门。" 则是在询问与那位隐居于深山的士人交流的对象,同时提及自己与禅师淳化在佛法上的渊源和共鸣。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禅师的生活境界,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这位禅师及其精神世界的理解和尊重。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送顾季狂方景武赴汪中之招

十日山城醉浊醪,岁残犹复揽征袍。

婆娑赠汝双龙剑,贫贱骄人五色毫。

马上幔亭晴雪拥,春来幕府瘴烟高。

探奇并倚空同啸,不忝元戎得二豪。

(0)

再别沈嘉则得多字

殷勤子夜动悲歌,海内同心近若何。

慷慨樽前同击筑,凄凉江上一披蓑。

美人有佩遗兰芷,狂客无言醉绮罗。

明日萧萧黄叶路,青山马首白云多。

(0)

徐州次陈水部韵

古道遥连河上开,贤豪陈迹半蒿莱。

山青雨歇断虹出,江阔夜深明月来。

萃墨孤亭还细草,歌风千古但高台。

绿云自锁云龙色,无复山人放鹤回。

(0)

九日登观象台归饮凭虚阁

象纬丹梯凌绝巘,鸡鸣高阁俯凭虚。

古今人世登临外,百二山河览眺馀。

九日天涯催节序,万峰秋色落郊墟。

绿樽醉把黄花看,乌帽愁惊白发疏。

(0)

奉和徵明游洞庭东山诗七首·其四

香灯閒照古堂虚,日午桐阴上井迟。

尝橘客求藏瓮法,煮茶僧乞啜泉诗。

听经犹剩当年鹿,好事谁攀宿草碑。

陈迹半销何处问,令人空忆翠峰师。

(0)

园中

花蹊苔径屐声微,幽事相关俗累稀。

薄力尚堪浇药圃,病身刚好著荷衣。

绿阶细草抽书带,近岸閒鸥伏钓矶。

檐树无尘窗榻静,捲帘清昼看云飞。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