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书频至,疮痍叹未醒。
长怀闽日白,难照楚山青。
野兕稍离室,河鱼更入庭。
怨歌满天地,不遣仗君听。
父老书频至,疮痍叹未醒。
长怀闽日白,难照楚山青。
野兕稍离室,河鱼更入庭。
怨歌满天地,不遣仗君听。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的社会景象,充满了悲凉与无奈。首句“父老书频至,疮痍叹未醒”点明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父老们频繁来信,诉说着伤痛与哀叹,但这种痛苦似乎并未得到缓解或治愈。接着,“长怀闽日白,难照楚山青”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现实的残酷。白日难以照亮楚山的青翠,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在战乱中显得格外遥远。
“野兕稍离室,河鱼更入庭”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战乱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野兽进入人类居住地,鱼儿也游进了庭院,这不仅是自然生态的混乱,更是社会秩序崩溃的象征。最后,“怨歌满天地,不遣仗君听”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满情绪弥漫的感慨,人们心中的怨言充斥于天地之间,却无人倾听,暗示了社会的冷漠与不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人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公正的深切呼唤。
山中欲雨雷势怒,暝色合云失岩树。
北风始送凉丝来,倒井须臾檐溜注。
迩来午热殊苦烦,涤炎添爽欣清喧。
荞麦未刈菜在圃,兼资树艺利晚田。
我昨登山向南望,低田潦水犹滉漾。
伫待涸出播秋牟,游兴未抵心惆怅。
呜呼何时雨旸远近时若慊吾心,少雨即止毋为霖。
盘山向我如无语,我到盘山必有诗。
旧岁登临最高处,白石绿字镌清词。
今来游歌宿两日,高处风寒姑不必。
倚窗逸兴已遄飞,又寄新题邻旧律。
今今昔昔往复还,阿谁心閒果是閒。
诗成掷笔大笑道,让尔千秋占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