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饮酒·其九》
《和陶饮酒·其九》全文
明 / 魏学洢   形式: 古风

枸杞生庭中,秋至花始开。

衔杯与之对,悠然有远怀。

轻云任往还,与心了无乖。

有诗常高歌,无山亦高栖。

天地亦云广,焉能随涂泥。

流俗性所遌,还问心所谐。

思路各有熟,习惯成行迷。

吾行犹未远,吾驾尚可回。

(0)
鉴赏

这首诗《和陶饮酒(其九)》由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通过描绘枸杞在秋日盛开的独特景象,以及诗人与之相对时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和谐的高洁志趣。

首句“枸杞生庭中,秋至花始开”描绘了枸杞在庭院中生长,在秋天到来时才绽放花朵的景象,寓意着生命的独特与不凡。接下来,“衔杯与之对,悠然有远怀”则表达了诗人与枸杞相对而饮的情景,悠然自得,心中充满深远的思考与感慨。

“轻云任往还,与心了无乖”一句,诗人以轻云的自由自在,比喻自己的心灵不受世俗束缚,与自然和谐共处。接着,“有诗常高歌,无山亦高栖”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高雅与宁静,即使没有高山,也能在心灵的高处栖息。

“天地亦云广,焉能随涂泥”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以及不愿随波逐流、沉溺于世俗的想法。最后,“流俗性所遌,还问心所谐”指出在面对社会风气时,诗人更关注内心的和谐与平静。

“思路各有熟,习惯成行迷”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思想与习惯的反思,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路径,但有时会被习惯所迷惑。最后,“吾行犹未远,吾驾尚可回”表明诗人虽已行远,但仍有回转的可能,体现了他对自我探索与修正的开放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枸杞这一意象,以及诗人与之相对的场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心灵和谐、个人成长与自我反思的追求,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魏学洢

魏学洢
朝代:明   字:子敬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生辰:约1596——约1625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猜你喜欢

题广人钟禧所藏苏东坡亲书率子廉传后·其一

紫虚阁上几丹成,杵臼声残月自明。

不是长公词翰绝,世人谁记率生名。

(0)

哭文温州宗儒

向来作郡梦非祥,远大功名寿未遑。

造化小儿俄柳肘,乾坤遗爱有桐乡。

丈夫气节存人表,老友肝肠剩泪行。

还信天公著馀福,当家分付寡辞郎。

(0)

春草图·其二

猎骑迷行迹,歌姬衬舞裙。

郊原春雨润,野色望中分。

(0)

虞美人诗·其二

风云混草昧,龙蛇跃中野。

日暮望咸阳,抚剑独悲叱。

长驱淮楚间,转战成皋下。

婉娈彼姝子,聊以娱我者。

(0)

塞上曲

北风猎猎衰草黄,边马壮健边人强。

马嘶风劲角弓响,射断天边鸿雁行。

惊沙乱起愁云变,人马相闻不相见。

单于夜半末归庭,昭君空抱琵琶怨,泪雨湿花香满面。

(0)

白雪歌

南州大雪从来少,数日山庄三尺厚。

一点游尘着处无,四檐明月连宵有。

琼树应迷谷口樵,玉蓑不脱溪边叟。

清池片石叠寒毡,远岫疏松排秃帚。

鸢肩独耸费吟哦,鹤发相辉惜衰朽。

梅清竹瘦转凭陵,鸟仆猿僵罢飞走。

孤烟冷舍自无聊,横宝当途谁得取。

宜消瘴疠拯群黎,忽报丰登随众口。

高士轩中爱煮茶,将军帐下催斟酒。

种石辛勤璧在田,照书烂漫珠盈斗。

阴崖北向云影开,旭日东来涧声吼。

眼前光景渐消磨,石门天柱长回首。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