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猎猎衰草黄,边马壮健边人强。
马嘶风劲角弓响,射断天边鸿雁行。
惊沙乱起愁云变,人马相闻不相见。
单于夜半末归庭,昭君空抱琵琶怨,泪雨湿花香满面。
北风猎猎衰草黄,边马壮健边人强。
马嘶风劲角弓响,射断天边鸿雁行。
惊沙乱起愁云变,人马相闻不相见。
单于夜半末归庭,昭君空抱琵琶怨,泪雨湿花香满面。
这首明代诗人周是修的《塞上曲》描绘了一幅边塞雄浑而凄凉的画面。首句“北风猎猎衰草黄”,以强劲的北风吹过枯黄的草原,渲染出荒凉的边疆气氛。接着,“边马壮健边人强”展现了边疆战士的勇猛与坚韧。
“马嘶风劲角弓响,射断天边鸿雁行”两句,通过马的嘶鸣和角弓的声响,生动描绘了边塞将士狩猎或战斗的场景,箭矢飞射,连天边的鸿雁也被惊动。然而,这并非和平景象,而是战争的预兆。
“惊沙乱起愁云变,人马相闻不相见”进一步刻画了战事的紧张,沙尘翻滚,视线受阻,人与人之间只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却难以相见,充满了离愁别绪。
最后两句“单于夜半末归庭,昭君空抱琵琶怨,泪雨湿花香满面”,借用了汉朝王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暗示边疆战事未息,单于尚未归庭,而昭君的形象则象征着思乡怀人的女子,她怀抱琵琶,泪水如雨,花香满面,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融入了浓厚的历史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