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踞当途,鼻孔谁能共。
倘遇苏子瞻,缩为怪石供。
石虎踞当途,鼻孔谁能共。
倘遇苏子瞻,缩为怪石供。
此诗描绘了一块名为“虎鼻石”的奇石,其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首句“石虎踞当途”,以“石虎”比喻这块石头,形象地展现了其形状如同一只蹲坐的老虎,生动而有力。接着,“鼻孔谁能共”,进一步强调了这块石头的独特之处,仿佛连它的鼻孔都与众不同,引人遐想。
后两句“倘遇苏子瞻,缩为怪石供”,则借用了宋代文学家苏轼(字子瞻)的典故,表达了对这块石头的赞赏之情。如果苏轼见到了这块石头,可能会将其视为奇珍异宝,收藏起来供人欣赏。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虎鼻石”独特美的认可,也暗含了对苏轼艺术眼光和审美趣味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将一块普通的石头赋予了生命和故事,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物抒情、寓言寓意的艺术手法。通过“虎鼻石”的形象,诗人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使得这首小诗充满了深意和韵味。
秋横岱岳气象豪,仰瞻万仞青且高。
上凌层汉直咫尺,下视列岫真儿曹。
此山万古储胜迹,年年人庆东平日。
谁知此岳复降神,钟作南州人第一。
我公之生超凡尘,申甫当年应此身。
岳之大兮公器宇,岳之秀兮公精神。
平生节义磨天地,冰雪丰姿了无翳。
词锋凛凛人胆寒,少年斫却月中桂。
人指杭川水绕东,于今清澈亦如公。
太平官府能重创,等闲清兴独哦松。
他年三凤成名了,笑道双亲犹未老。
料应坐席煖方生,又赴九天紫泥诏。
金鸭香浓庆诞神,好看戏綵满堂新。
不须把酒殷勤祝,岳算从来无尽春。
云屏九折跨三休,公欲行春雪不愁。
逗暖流澌鸣暗谷,送晴倒景漾层楼。
似无似有草痕动,半落半开花气浮。
婆饼焦声林外起,便从野渡唤横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