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三十一首·其七》
《咏史三十一首·其七》全文
清 / 黄毓祺   形式: 古风

壅蔽可畏哉,赵高其明效。

道路咸以目,讳言关东盗。

秦楚军相持,胜负犹未料。

扫国待大将,无端加谴诮。

奏事司马门,三日不得报。

致盟洹水上,长史作前导。

哀哉秦二世,烟雾霾七窍。

杀高易反掌,子婴亦敏妙。

至此可奈何,临风寄怀抱。

(0)
鉴赏

此诗《咏史三十一首(其七)》由清代诗人黄毓祺所作,通过历史典故,深刻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奈。诗中以赵高被杀为引子,暗喻历史上君主对权臣的处理方式,以及权力更迭的不可预测性。

首句“壅蔽可畏哉,赵高其明效”,开篇即点出权力斗争的危险性,以赵高被杀为例,警示后人权力的滥用和过度集中的可怕后果。接下来,“道路咸以目,讳言关东盗”描绘了在权力斗争中,信息被封锁,真相被掩盖的景象,暗示了政治环境的不透明和不公正。

“秦楚军相持,胜负犹未料”则引入了历史上的战争场景,象征着权力斗争的激烈与不确定性。紧接着,“扫国待大将,无端加谴诮”表达了对权力斗争中无辜者受害的同情,以及对决策者随意处置的批评。

“奏事司马门,三日不得报”进一步展示了权力斗争中的信息滞留和决策迟缓,反映了政治体制的低效和僵化。而“致盟洹水上,长史作前导”则通过描述盟约的签订,隐含了权力斗争后的妥协与合作,以及背后的政治算计。

最后,“哀哉秦二世,烟雾霾七窍”是对秦二世统治的总结,表达了对暴政的批判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杀高易反掌,子婴亦敏妙”则对比了不同人物面对权力斗争时的不同选择和结局,强调了个人智慧与道德抉择的重要性。

“至此可奈何,临风寄怀抱”则是诗人面对历史悲剧的感慨,表达了对权力斗争无常性和人类命运的深思,以及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展现了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公正、智慧和道德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作者介绍

黄毓祺
朝代:清

字介子,天启元年恩贡,性孝友,慷慨负奇气,于学无所不窥,忧时感事发于诗。与弟毓礽知名于里。乙酉之变,投笔勇赴,城破卒于狱中,年六十一岁,邑志忠义传,著有古杏堂集、大愚老人集。
猜你喜欢

呼酒告竭不果饮徒饮浆因次渊明述酒韵

贫贱俯中岁,没齿甘无闻。

藿食屡清饿,势与膏粱分。

斯滥非我事,浊醪饯归云。

橐饘从告竭,不废抱皇坟。

啸歌夜漫漫,曜灵未能晨。

岂非杜康绝,督邮那复驯。

壶浆当觥饮,举白浇余唇。

飞霜凝暑路,调齐何殷勤。

不堪饷亲串,一笑贻文君。

悠悠缺陷界,本无莸与薰。

亡于天地间,而生经纬文。

东丘终反鲁,仲淹世居汾。

怀宝何必售,千载犹心亲。

伊优与肮脏,荣衰本同伦。

(0)

农家三首·其一

力田徇所务,蓐食赴其劳。

譬之贾欲赢,畴能恶喧嚣。

逢年未前期,敢缓芟与薅。

黔雷无偏颇,多稼埋牛尻。

仓廪自兹实,含饴弄儿曹。

(0)

句·其三十二

横舟千古枞阳水,一径沿容达观台。

(0)

访邹道卿故居

履霜颇强健,晨兴恣所适。

两儿休篮舆,呼客同蜡屐。

危桥出隘巷,凭高聊物色。

蒿然但林莽,芜废长荆棘。

井灶那复移,江山依旧碧。

要知千载下,怀贤求所历。

(0)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诗·其一

两持魁柄辅皇图,退隐林泉岁再除。

勋烈早推戡难际,精神不减渡江初。

遥知台岳灵仙窟,雅称磻溪将相居。

好在先声震南楚,一堂风月暂踌躇。

(0)

集句·其二十二

朝光瑞气满宫楼,一例珠帘不下钩。

认得圣颜遥望见,香烟欲傍衮龙浮。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