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枯骨颂·其五》
《枯骨颂·其五》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百骸溃散杂尘泥,一物长灵复是谁。

不得丹霞通一线,髑髅著地几人知。

(0)
鉴赏

这首诗《枯骨颂(其五)》由宋代诗人释怀深所作,通过描绘枯骨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百骸溃散杂尘泥”描绘了生命的最终归宿——死亡后,身体各部分化为尘土,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消逝与物质的回归。接着,“一物长灵复是谁”提出疑问,生命的精神或灵魂在肉体消失后,究竟归属于何处?这一问触及了哲学与宗教的深邃问题,引人深思。

“不得丹霞通一线”中的“丹霞”可能象征着通往精神世界的道路或启示,暗示了寻求生命真谛的艰难与不易。这句诗表达了对超越物质世界、探寻精神境界的渴望,但又强调了这一过程的困难与复杂性。

最后一句“髑髅著地几人知”以髑髅落地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髑髅作为死亡的象征,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思考生命的意义。同时,这句话也暗含了对世人对生命本质关注不足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枯骨的描绘,探讨了生命、死亡、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轻烟薄雾结凄迷,颗颗匀圆讶许齐。

无雨无风闻叶响,如珠如粟压花低。

飞来莲叶仙犹湿,吟过林稍蝉不饥。

散洒刘郎金露掌,不垣不户总京低。

(0)

赠黄藻二章·其二

星邑唐诗韵一天,参军生死别经年。

君来佳句宾朋诵,我愿世科昆弟传。

别语明晨绕朝策,秋风来岁祖生鞭。

难兄难弟誇京邑,莫负当年梦惠连。

(0)

寄郭衢州

渤海潢池盗,龚卿奉诏忧。

东轩继芳躅,西府踵清流。

同榜黄扉匹,中峰皂盖俦。

中斋同一笑,山屋好中秋。

(0)

次韵黄玉如求记

先子北山书剑留,山川还自旧相缪。

与君去岁衔杯处,遣我长歌陟岵游。

瘦鹤风轻霜桧舞,归鸦烟重晚林投。

中斋孟氏仙官府,同号同庚成佛不。

(0)

木犀

桂犀明辨不雷同,长忆先师品藻公。

风到如开香积国,月明疑在广寒宫。

含香结佩风宜月,累印怀香月称风。

酒里典刑幸犹在,先师酝藉孔林丛。

(0)

和吴谨微游仙都五首·其四

黄帝得仙从此去,鼎湖传说几经年。

龙髯堕地成春草,直到如今不上天。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