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曦留徂夏,金候应初秋。
烈风无时作,星火西南流。
自我违上国,岁月忽已悠。
匈奴未克夷,王师为淹留。
宵眠枕干橹,昼食亲戈矛。
伐榆结庵庐,采菽充乾糇。
讵无饥寒念,遑恤为安谋。
所怀药兰北,远在金山陬。
列营正棋峙,鼎釜尚鱼游。
贲育奋其武,楼陈壮其犹。
将略贵持重,皇心在怀柔。
但俟衔璧至,焉能事穷搜。
鸟兽尊凤麟,列邦必宗周。
寄与同征者,薄劳当永休。
炎曦留徂夏,金候应初秋。
烈风无时作,星火西南流。
自我违上国,岁月忽已悠。
匈奴未克夷,王师为淹留。
宵眠枕干橹,昼食亲戈矛。
伐榆结庵庐,采菽充乾糇。
讵无饥寒念,遑恤为安谋。
所怀药兰北,远在金山陬。
列营正棋峙,鼎釜尚鱼游。
贲育奋其武,楼陈壮其犹。
将略贵持重,皇心在怀柔。
但俟衔璧至,焉能事穷搜。
鸟兽尊凤麟,列邦必宗周。
寄与同征者,薄劳当永休。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立秋日》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炎曦留徂夏,金候应初秋”以炎炎夏日即将过去,金黄的秋季开始,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接下来,“烈风无时作,星火西南流”描述了秋风渐起,星辰西垂的宁静画面。
诗人寓言自己远离京城,时光匆匆,“自我违上国,岁月忽已悠”,表达了对故乡和朝廷的思念。他关注国家局势,“匈奴未克夷,王师为淹留”,忧虑边疆战事尚未平定,军队滞留不前。
诗中通过“宵眠枕干橹,昼食亲戈矛”等细节,描绘了士兵们艰苦的生活,他们以简陋的条件坚守岗位。“伐榆结庵庐,采菽充乾糇”进一步展现出军旅生活的艰辛,但诗人并未过多诉苦,而是表达出坚韧的决心。
“所怀药兰北,远在金山陬”暗指对北方边疆的挂念,那里是重要的战略位置。“列营正棋峙,鼎釜尚鱼游”描绘了军营中的严整阵势和日常生活的艰难,显示出将领们的勇猛和智谋。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将略贵持重,皇心在怀柔”,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期待着能够结束战争。他引用古代典故,强调尊崇凤凰和麒麟,暗示天下归一,各国必将尊奉周朝的道义。
结尾处,诗人寄语一同征战的同伴,尽管劳苦,但这些付出终将得到长久的安宁。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又有对国家大义的坚守,展现了明代理想化的边塞诗风。
尝闻楚粤交,积水之所汇。
我来当五月,雨过百川会。
奫沦讵有底,磅礴信无外。
日月互吞吐,风云时霮䨴。
夷夏斯界限,江汉相襟带。
吴樯与蜀柂,飘忽风雨快。
平生独往意,颇觉空眼界。
孰云吞八九,胸中不芥蒂。
行当登日观,一览瀛海大。
铁岭负青天,岝崿耸岭背。
峰连削壁险,路入倾崖晦。
兵家矜却笠,地势雄守隘。
束马贯层峦,贾勇陟危塞。
山盘鸟道纡,磴转硖角对。
沓石堕仍倚,飞泉散复汇。
鸣蝉响清越,树密昼阴暧。
力前忽斗下,猛进眩反退。
折趾谅不辞,我仆嗟已殆。
三关信雄杰,乘鄣此亦最。
山形接北荒,边琐通恒代。
缅昔豺虎斗,百战争要害。
设险殃万民,茫茫咎真宰。
新年半月雨不歇,连巷春泥马蹄没。
差池已过赏灯时,金尊玉管花空发。
娄东刺史趁新晴,特促然灯照夜明。
珠箔舞残初见月,红窗歌转乍闻莺。
六街九陌灯光晓,海城今夜春生早。
不是官衙恣宴游,为民预祝秋成好。
对景翻教忆去年,此时听雨正高眠。
华灯却掩春宵寂,谁道秋来更可怜。
九月十月风雨恶,到处田畴尽萧索。
卖男鬻舍仅供粮,那有馀钱更行乐?
闻说言官特疏求,减租诏下可无愁。
不辞彻夜笙歌沸,及此风光乐未休。
乐事无多忧转续,书生迂愿何时足。
乞取蟠螭玉九枝,携来遍照流亡屋。
昼永何当遣。向晴窗、开炉试茗,提壶洗砚。
偏是珍禽檐间语,又唤绣床针线。
谁省识、相思人倦。
幸有墙东樱桃树,破东风、已觉红深浅。
对妆阁,作清伴。凤城多少香轮碾。
只闲门、一番新雨,绣苔凝遍。
欲倩生花传幽绪,奈被江郎占断,但梦忆、故山清远。
遥盼吴淞春波阔,恨锦鳞、不寄回纹转。
馀芳泪,枕函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