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佳》
《九佳》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平沈山岳影参差,深夜同谁步玉街。

万丈光寒看璨瑳,回头人自隔天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漫步于玉街之上的景象,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月光下山岳倒影的参差之美,以及与世隔绝的孤独感。

首句“平沈山岳影参差”,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山岳的倒影在平静的水面中描绘得错落有致,既表现了夜晚水面上光影的变幻,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山岳本为坚实的存在,但在夜色与水波的映衬下,其影变得虚幻而多变,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次句“深夜同谁步玉街”,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深夜的玉街,既指真实的街道,也可能象征着心灵深处的探寻之路。诗人独自漫步于此,寻找着与自己同行的灵魂,却似乎找不到答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渴望。

第三句“万丈光寒看璨瑳”,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象。万丈之光,既指月光的明亮,也暗喻诗人内心深处的光芒。光寒,一方面形容月光的清冷,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诗人面对现实时的冷静与清醒。璨瑳,形容月光下景物的璀璨与美丽,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一句“回头人自隔天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回头望向来路,发现与自己相隔的不仅仅是物理的距离,更是心灵的鸿沟。这句话不仅揭示了诗人与外界的疏离感,也反映了对自我认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夜晚,诗人或许在寻求自我与世界的连接,但最终发现,真正的隔阂可能源自内心的孤寂与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深夜独行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哲学的深度。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西庵上人住夏禁足以诗戏之

触处无非选佛堂,东风何处避春光。

郡人无足充千界,大地绝尘塞四方。

举步踢翻沧海月,转身踏破白云乡。

快须击碎闲家具,说向西庵笑一场。

(0)

过燕京和陈秀玉韵五首·其二

君恩犹未报山丘,自笑遐方汗漫游。

客过玉关惊白发,要游金谷觅苍头。

冷官待罪予为歉,陋巷居贫君不忧。

犹望道行泽四海,敢辞沙漠久淹留。

(0)

过天宁寺用彦老韵二首·其一

十年不得舞衣班,行尽天涯万里山。

黄阁伴食空皓首,苍生未济漫胡颜。

新朝兵革征方急,旧隐烟霞尚未还。

衮衮簿书尘满眼,衰翁奚暇谒松关。

(0)

过天德和王辅之四首·其二

六师严驾渡长河,师不留行谁敢何!

千里旌旗翻锦浪,一声金鼓振寒波。

殷亡谁道三仁在,康灭空传五子歌。

唾手要荒归一统,汉唐鸿业未能过。

(0)

山居杂题·其二

高枝密叶一时空,倚杖沉吟落木中。

乱后山居无纪历,偶来林下见西风。

(0)

游浮溪

剪刀峰下浮溪路,昔隐仙成谩不开。

树古根柯皆铁石,水清沙砾尽琼瑰。

坛空代远鹤时至,地僻山深人鲜来。

远外旌旗犹满目,结茅无分又须回。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