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丘山上覆冰蚕,作茧丝成五彩函。
若使海人献巢许,不将霜质伴华簪。
环丘山上覆冰蚕,作茧丝成五彩函。
若使海人献巢许,不将霜质伴华簪。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环丘山上的景象,通过“覆冰蚕”、“作茧丝成五彩函”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界的生物与人类的文化符号巧妙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若使海人献巢许,不将霜质伴华簪。”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对高洁品质和独特价值的追求。这里,“海人献巢许”可能象征着稀世珍宝或非凡之物的呈现,而“霜质伴华簪”则暗示着这些珍贵之物应与高尚、优雅的事物相配,共同展现出不凡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也蕴含了对理想人格和社会价值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一客逢吠狗,无箠制狗狂。
一客叱狗吠,一客言狗良。
良狗岂妄吠,好言已莫详。
言乃仁之趋,叱乃义所当。
趋仁不顾义,非是助狗猖。
吾今不疑仁,仁义嗟何妨。
牡丹开尽桃花红,班笋迸林犀角丰。
两株远寄川上鸿,韩郎辍口赠楚翁。
便令剥锦煮荆玉,甘脆不道箪瓢空。
小谢旧城昭亭下,侵天筀竹溪西东。
螗螂生后出牙茁,罗列满地争强雄。
是时楚翁所食寡,朝饭暮饭唯其充。
今来得此谓过分,一贵一贱物苟同。
君自万里回,遂成万里集。
其诗二百篇,文字必已立。
定应侔前人,未尝有蹈袭。
古溪蛮铁刀,出冢土花涩。
谁将饰以玉,镡上光熠熠。
宋子序其端,精悍孰钳挚。
搜新造空蒙,俗眼不得入。
示予要赋之,短戈惭后执。
古史书不足,磨璞镌美辞。
周宣石鼓文已缺,秦政峄山字苦隳。
西汉都无半画在,黄初而上犹得窥。
下及隋唐莫可数,奇言伟迹恐所遗。
信都力黏大小轴,集十为秩仍第之。
随目證讹甲癸推,青编是非皆究知。
有益于古今不疑,碑虽灭绝事弗移。
后人览录尚若披,信都用意无穷期。
天灰地烬乃终毕,信都信都名愈出。
去年五月君到官,红渠正开湖水宽。
共酌汀洲不知暮,扣舷月露沾衣寒。
今年我罢欲归去,朋酒久来无此欢。
移舟不忍便为别,竞挈杯肴情未阑。
城堙欲闭各分散,溪云暗澹生悲端。
明日抱酲风雨急,野莲空看寄君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