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辩疑赠献甫》
《辩疑赠献甫》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一客逢吠狗,无箠制狗狂。

一客叱狗吠,一客言狗良。

良狗岂妄吠,好言已莫详。

言乃仁之趋,叱乃义所当。

趋仁不顾义,非是助狗猖。

吾今不疑仁,仁义嗟何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ànzèngxiàn
sòng / méiyáochén

féngfèigǒuchuízhìgǒukuáng

chìgǒufèiyángǒuliáng

liánggǒuwàngfèihǎoyánxiáng

yánnǎirénzhīchìnǎisuǒdāng

rénfēishìzhùgǒuchāng

jīnrénrénjiēfáng

注释
客:客人。
吠:叫唤。
箠:鞭子。
叱:呵斥。
良:善良。
妄:随意。
详:详细。
趋:趋向。
义:正义。
猖:嚣张。
疑:怀疑。
妨:妨碍。
翻译
一位客人遇到狂吠的狗,没有鞭子来约束它的狂性。
一位客人呵斥狗叫,另一位则说这只狗其实并无恶意。
良善的狗怎会胡乱吠叫,好言相劝却难以详尽说明。
言语体现了仁爱的方向,呵斥则是正义应有的行动。
追求仁德的人可能忽略了正义,但这并非助长了狗的嚣张。
我如今并不怀疑仁爱,仁与义的存在并不会互相妨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辩疑赠献甫》,通过三个场景来探讨仁与义的关系。首句以"一客逢吠狗"起,形象地描述了遇到一只狂吠的狗。接着,两位客人对待狗的不同态度形成对比:一位没有工具制止狗的狂吠,另一位则呵斥狗的行为,认为它是良善的;还有一位认为狗的吠叫并非无缘无故,好的言语可能无法完全消除误解。

诗中强调"言乃仁之趋,叱乃义所当",指出言语可以引导人向善,而呵斥则是维护正义的必要行动。然而,如果过于追求仁慈而忽视了正义,就不是在帮助狗,反而可能助长其嚣张。诗人最后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即使在面对仁义抉择时有所疑惑,他仍然坚信仁义并存并无妨碍。

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日常生活小事揭示了道德伦理中的权衡和选择,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哲理性和思辨性。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感旧和竹汀

青苔长金井,一岁一秋风。

早误杯中水,谁怜爨下桐。

尘昏晓镜锁,花落夜庭空。

迷误旧游地,天台恨不穷。

(0)

春夜吟和鲤南

树头老乌啼哑哑,当年游子初离家。

阶庭无人閒绣幕,经时暗雨生昔耶。

昏灯照梦苦无影,梦回又恐天无涯。

黛蛾晕绝青铜镜,阶前愁谢菖蒲花。

(0)

代叶事周挽某寿母二首·其一

萧晨木叶下,朔风秋草短。

令德念共懿,所慕在彤管。

嗣世负材杰,清门设宾馆。

向以下里才,猥蒙截发款。

爰是区区意,扬徽及湔盥。

(0)

舟过秦望山

秦望山南一棹归,近山村落雨霏微。

幽花照水垂垂发,野鸟和云款款飞。

薄暝潮痕连岸长,经年风信到头稀。

车尘忆作征衣垢,回首春江意绪违。

(0)

春车吟

柳丝绵绵春日晖,鞭丝曳曳征尘飞。

绾住春光送行客,两丝相较情相违。

柳丝如梦复如雾,江潭凄恻春将暮。

愿祝柳丝繫春住,鞭丝又送南归路。

(0)

遣怀

幽意忽不惬,时衰无奈何。

乾坤古尘积,沧海早寒多。

江统徙戎论,文山正气歌。

只今无壮士,谁与挽天河。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