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晨木叶下,朔风秋草短。
令德念共懿,所慕在彤管。
嗣世负材杰,清门设宾馆。
向以下里才,猥蒙截发款。
爰是区区意,扬徽及湔盥。
萧晨木叶下,朔风秋草短。
令德念共懿,所慕在彤管。
嗣世负材杰,清门设宾馆。
向以下里才,猥蒙截发款。
爰是区区意,扬徽及湔盥。
此诗描绘了萧瑟的清晨,落叶飘零,北风凛冽,秋草稀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诗人通过“令德念共懿”表达了对品德高尚者的怀念与敬仰,将这种情感寄托于“彤管”,一种古代乐器,象征着美好的音乐和艺术。
接着,诗人赞美了继承者拥有杰出才能,出身清贵之家,为宾客设宴,展现了一种尊贵与雅致的生活场景。然而,诗人并未止于此,而是进一步提到自己虽才华平平,却有幸受到接待,感受到主人的深情厚谊。
最后,“扬徽及湔盥”一句,可能是指通过展示美德和礼仪来纪念逝去的母亲,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延续母亲的美德,并以此作为对母亲的缅怀和致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对品德的颂扬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德传承的重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亲情、友情和道德价值的深刻探讨。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立言劝学,荀卿氏子。
卿不如轲,醇乎醇矣。谓学无他,求其放心。
存则圣贤,舍则犊禽。差只毫发,隔踰丈寻。
必有事焉,所言何事。而勿正心,正亦何累。
勿忘勿助,持敬之意。于此习察,是之谓学。
于此而劝,其进罔觉。勉哉宗辰,说博守约。
铅山乃灵山,号为七宝库。
有时地爱宝,人杰时一付。
礼闱较文章,发为性仁赋。
盛美固不绝,且作忠孝路。
时凶盗贼多,炽焰不容捕。
长驱斩关来,提挥远相诉。
申生本医家,首冲众贼怒。
有子趋而前,悲泣湿衣袧。
愿代父之死,三刀色不怖。
贼曰汝子孝,解衣衬血污。
以此两全生,父子欢如故。
何不上明君,表旌当金铸。
临水迟佳客,碧尽天边云。
心期殊未来,且复偶细君。
援琴松满耳,添酒月入樽。
水天静秋光,不受世所醺。
饮酣睡味美,风漪生簟纹。
得来亦何有,理乱了不闻。
儿童莫唤醒,不妨长醉昏。
休论万里情,我非宜城浑。
煦景朝升,烟光昼敛,疏雨夜来新霁。
垂杨艳杏,丝软霞轻,绣出芳郊明媚。
处处踏青斗草,人人眷红偎翠。
奈少年、自有新愁旧恨,消遣无计。帝里。
风光当此际。正好恁携佳丽。阻归程迢递。
奈好景难留,旧欢顿弃。
早是伤春情绪,那堪困人天气。
但赢得、独立高原,断魂一饷凝睇。
云容冱雪,暮色添寒,楼台共临眺。翠丛深窅。无人处、数蕊弄春犹小。幽姿谩好。遥相望、含情一笑。花解语,因甚无言,心事应难表。
莫待墙阴暗老。称琴边月夜,笛里霜晓。护香须早。东风度、咫尺画阑琼沼。归来梦绕。歌云坠、依然惊觉。想恁时,小几银屏冷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