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月流辉,澄潭布影。
水无蘸月之意,月无分照之心。
水月两忘,方可称断。
宝月流辉,澄潭布影。
水无蘸月之意,月无分照之心。
水月两忘,方可称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夜晚景象。"宝月流辉",形象地写出明亮的月亮如宝物般洒下光辉,"澄潭布影"则描绘了清澈的潭水映照着月光,形成一片幽静的画面。诗人强调"水无蘸月之意,月无分照之心",意在表达水与月并非相互争夺或依赖,而是各自保持着自然的状态,水不试图沾染月色,月也不刻意分割自己的光芒。这种"两忘",即水月相融不分彼此的状态,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被诗人称为"断",也就是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净化和领悟。整体上,这是一首禅意浓厚的诗,体现了宋代禅宗僧人释子淳对于自然与心境的深刻洞察。
君不闻卞壸二子真孝子,以身殉父从父死。
又不闻刘璹二子家被兵,以身捍父同父生。
一生一死幸不幸,同博千秋万古名。
身亦何所有,子职所当为。
独怜彼寇心,天理曾不亏。
呜呼人心天理曾不亏,毁常败俗夫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