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春夜思》
《暮春夜思》全文
元 / 张玉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夜凉春寂寞,淑气浸虚堂。

花外钟初转,江南梦更长。

野春鸣涧水,山月照罗裳。

此景谁相问,飞萤入绣床。

(0)
注释
夜:夜晚。
凉:清凉。
春:春天。
寂寞:孤寂。
淑气:和煦的气息。
浸:弥漫。
虚堂:空荡的厅堂。
花外:花丛外。
钟初转:钟声刚刚响起。
江南:江南地区。
梦更长:梦境更悠长。
野春:野外的春天。
鸣涧水:山涧流水声。
山月:明亮的月光。
罗裳:轻纱般的衣裳。
此景:这样的景象。
谁相问:谁能共享。
飞萤:飞舞的萤火虫。
绣床:精美的绣床。
翻译
夜晚渐凉,春天显得孤寂,和煦的气息弥漫在空荡的厅堂。
花丛外,钟声刚刚响起,让远方的江南梦境更加悠长。
野外的春天,山涧流水声声作响,明亮的月光洒在轻纱般的衣裳上。
这样的美景,又有谁能共享?只有飞舞的萤火虫进入了精美的绣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春意盎然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无尽的遐想。开篇“夜凉春寂寞”四字,已经为读者铺设出一片静谧而又带有几分萧索的夜晚春色。

接着,“淑气浸虚堂”则是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新和宁静。这里的“淑气”,指的是温柔和煦的春天气息;“浸虚堂”,则形象地描绘出这份春意似乎无所不在,连空旷幽深的地方也不放过。

“花外钟初转”一句,不仅是听觉上的美妙体验,也为诗中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神秘和仪式感。古代的钟声常被用来点缀时间和空间,这里则更深化了夜半三更时分的静谧与孤寂。

“江南梦更长”一句,直接触及诗人的内心世界。“江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美丽的代名词,常常与水乡风光、柔和气候以及丰富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这里,“江南梦”,既可能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可能是对未来某种理想状态的向往。

“野春鸣涧水”、“山月照罗裳”两句,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广阔和自然的环境中。“野春”指的是远离都市喧嚣的田园春色,而“涧水”则是山间清澈的小溪,常与古典文学中的隐逸生活联系在一起。至于“山月”,则是在夜晚高悬的明亮月光,而“罗裳”通常指的是轻柔飘动的衣摆,这里可能暗示着某种不易觉察的情感流露。

最后,“此景谁相问,飞萤入绣床”两句,则是诗人的深情独白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这里的“此景”,指的是前文所描绘的一切;“谁相问”,则是在询问在这宁静而又寂寞的夜晚中,有谁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心境。而“飞萤入绣床”一句,则是对这种美好时光最为贴切的写照。萤火虫在夜空中闪烁,宛如星辰般点缀着夜晚的寂静,而“绣床”,则暗示了一种精致而又华美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景色的细腻描摹,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在元代社会背景下的孤独情怀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张玉娘

张玉娘
朝代:元   字:若琼   籍贯: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   生辰:1250 ~1277

张玉娘(1250 ~1277),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人。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猜你喜欢

晏坐岩

掠地霜风黄叶飞,山人晏坐已多时。

但知六凿俱通透,不省支床旧有龟。

(0)

地藏塔

八十四级山头石,五百馀年地藏坟。

风撼塔铃天半语,众人都向梦中闻。

(0)

龙女泉

祖师正渴山头水,龙女俄分海眼泉。

万事不离无始劫,千年剩结未来缘。

(0)

双峰庵

江南九子云深处,亦有新罗国里人。

用夏变夷夷变夏,世间毕竟是谁真。

(0)

七布水

只缘雨过水倾崖,霍地冰帘数幅开。

始信人间真实相,尽从无始劫中来。

(0)

代寿帅书三首·其二

勋业从来简帝聪,东溟还复奏肤公。

庭前修竹添新绿,洞里蟠桃依旧红。

野渡横舟人未老,大川作楫路将通。

愿观整顿乾坤手,不负当年射六蓬。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