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峰庵》
《双峰庵》全文
宋 / 陈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江南九子云深处,亦有新罗国里人。

用夏变夷夷变夏,世间毕竟是谁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uāngfēngān
sòng / chényán

jiāngnánjiǔyúnshēnchùyǒuxīnluóguórén

yòngxiàbiànbiànxiàshìjiānjìngshìshuízhēn

翻译
在江南深邃的云雾中,也有来自新罗国的人。
他们接受夏俗影响,又影响他人,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主宰。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可能特指中国的江南地区。
九子:泛指众多的人物或群体。
云深处:形容地势偏远或隐秘的地方。
新罗国:古代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
夏:古代华夏文明的代称。
变:改变、影响。
夷:古代对中原以外地区的称呼,这里指非华夏文化。
世间:世间万物,社会现实。
毕竟:终究,到底。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双峰庵》,是宋代诗人陈岩所作。诗中描述了江南地区深山中的景象,提到了"九子云深处",暗示了一种隐逸或超脱世俗的氛围。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指出在这偏远之地,竟然也有来自新罗国的人,新罗国位于今朝鲜半岛,这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开放与文化交流。

"用夏变夷夷变夏",这里的"夏"和"夷"象征着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文化交融的过程,即中原文化影响了外邦,而外邦文化也反过来影响了中原,强调了文化的互动与变迁。最后,诗人以疑问句"世间毕竟是谁真"收尾,引发读者对文化认同与价值判断的思考,暗示了文化多元性下,真正的"真"可能并非单一,而是多元并存的和谐共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对文化交融的赞赏和对世界多元性的理解,展现了宋代文人开阔的文化视野。

作者介绍

陈岩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出都门

攘攘宇宙内,经营固多端。

有求皆劳生,此身岂能安。

艰难出都门,所历百辛酸。

秣马临远道,欲去复盘桓。

久客人情深,决别泪汍澜。

亲知无别语,劝我但加餐。

去去忍回首,西望路漫漫。

缅怀白云下,矫首时独看。

平生扁舟兴,来此事征鞍。

来时颜色好,归时衣裳宽。

上马不能恨,下马不敢叹。

但愿还家乐,不辞行路难。

(0)

忆欧段

岁暮何所思,道南咸与籍。

出门泥漫漫,跬步成乖隔。

人情未免俗,节物复感迫。

念我江海人,纾节慕古昔。

少年弄柔翰,颇谓得所适。

岂有轩冕心,况自便菽麦。

人生不可意,变态忽如弈。

狼藉太学生,俯就科举责。

居然五六载,颇不料损益。

贫贱思富贵,富贵悲迫阨。

所得九牛毛,置身岂良策。

何如谢客儿,会稽卜佳宅。

文章富贵心,山水乐幽僻。

长安不可居,季冬犹絺绤。

缅望悲故乡,恨无晨风翮。

寒窗九转肠,纷乱不可绎。

此意竟谁语,坐觉鄙吝积。

不见二三子,讵可论肝膈。

悠悠百世名,浩浩此生迹。

离娄烛千里,盲不见咫尺。

(0)

同官李仲益赠张思仲家歌人团茶因题其封

色映宫姝粉,香传汉殿春。

团团明月魄,却赠月中人。

(0)

铜池

匀叠滩头碎石,满添江面清流。

聊向个中儿戏,不知何处尘浮。

(0)

送崔子厚朝散倅安州

君家如武库,人物常森森。

伯氏妙难测,一笑冥古今。

蒲团与藜杖,终然作知音。

王事挽以去,岁杪霜雪侵。

轻轩奉白发,遥指甑山岑。

臣子难有已,忠孝亦已深。

南方拥兵刃,调发多呻吟。

使民还击壤,屏星实分任。

况乃功业本,从来在无心。

独恨锁天北,谁与同瑶琴。

(0)

晚春

苔封池面草芊绵,鸣蚓跳蛙意若便。

颇觉风云有奇变,翻盆一雨便潺潺。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