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霜露下,披披烟雨中。
蒲茅以为友,短褐相与同。
勿妒市门人,绮纨被奴僮。
当惭边城戍,擐甲徂春冬。
采采霜露下,披披烟雨中。
蒲茅以为友,短褐相与同。
勿妒市门人,绮纨被奴僮。
当惭边城戍,擐甲徂春冬。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态。诗中“采采霜露下,披披烟雨中”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诗人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蒲茅以为友,短褐相与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和对自然界的向往,将简单的植物如蒲茅视作知己,以简朴的生活享受天然之乐。这种情感体现出诗人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纯粹。
“勿妒市门人,绮纨被奴僮”则是告诫世人不要羡慕那些在市场上为名利所驱使的人物,而应珍视那些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贫生活。这里的“绮纨被奴僮”暗示了诗人对于那些追求高贵而不惜牺牲自由和尊严的行为的批判。
最后,“当惭边城戍,擐甲徂春冬”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军旅生活的反思之情。王安石此处可能是在自我反省,对于自己曾经参与的政治斗争和改革感到内疚,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长久战争状态的哀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王安石以其深邃的情思和对世俗的批判,构筑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画卷。
屈铁交柯春十丈,冷蕊疏花默相向。
玉为肌骨水为神,不受东风驿路尘。
自信平生心铁石,岁寒长与冰霜敌。
相看东阁好吟诗,寄语高楼莫吹笛。
何当青子结长条,商家和羹须尔调。
侍郎此画殊清绝,展卷索题惭句拙。
他时乘兴过幽轩,抱琴对鼓黄昏月。
瑶阙欣闻帝宠嘉,滂沱甘雨遍天涯。
溪流渺渺来千里,云气重重冷万家。
尽使丰年多黍稌,也从七月咏禾麻。
广文喜作襟期在,清夜长吟绛烛花。
九州非我宅,五岳不足居。
乘蹻蹑浮云,周览万里馀。
朝游昆崙顶,夕息瀛海隅。
举头见三山,城阙正逶纡。
圆峤耸巨鳌,方壶戴神鱼。
西行谒王母,置酒行天厨。
灵妃酌金液,玉女吹笙竽。
燕乐未及终,飞腾起太虚。
骖龙叩玉阙,驾凤翔灵旟。
长揖问轩辕,俯身拾帝车。
明霞为我佩,素霓为我裾。
飘飘谢尘世,万岁同斯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