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巳在宇,鸿雁方来宾。
天秋风露寒,阴谷何时春。
欲为商声歌,恐惊梁上尘。
衡门掩仲蔚,庶用存吾真。
蟋蟀巳在宇,鸿雁方来宾。
天秋风露寒,阴谷何时春。
欲为商声歌,恐惊梁上尘。
衡门掩仲蔚,庶用存吾真。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的《秋怀(其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敏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蟋蟀巳在宇”以秋夜的蟋蟀鸣叫起笔,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转换。接下来的“鸿雁方来宾”进一步点出秋季的到来,鸿雁南飞,引人联想到游子思归或离别之情。诗人感叹“天秋风露寒”,秋风瑟瑟,露水清冷,流露出对严寒的感知和对温暖的渴望。
“阴谷何时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期盼,暗喻生活中困境中的希望与生机。他想吟唱商调的歌曲,但又担心那声音会惊动屋梁上的尘埃,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宁静生活的珍视。
最后两句“衡门掩仲蔚,庶用存吾真”借用典故,表达诗人希望能像东汉隐士仲蔚一样,避开尘世纷扰,在简陋的门庭中保持自我本真,过着淡泊的生活。整首诗寓情于景,借秋日之景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
草县一相值,忽思倾盖时。
年来无限事,别后几篇诗。
石乱水流急,竹深烟散迟。
兵戈方满眼,我辈欲何之。
断桥斜路,又是春来也。仙掌挼云半开谢。
尽凝酥砌粉,不似真香,分明对、冰雪肌肤姑射。
天涯伤老大,万斛新愁,一笑端须问花借。
纵广平冷淡,铁石心肠,未拚得、花里风前月下。
为传语、游蜂缓经营,且留与山翁,醉吟清夜。
西山朝来多爽气,露沐风梳发新翠。
泄云无力占山腰,初日分光上山背。
远山苍茫近山紫,四面钟鱼谈佛事。
人间那得山为城,玉京联锦互相似。
先生结庐待三顾,道合宁论入宫妒。
肯为闽山得得来,蜡屐深寻九霄路。
诗成逸兴横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
会须佳处吞八九,归去与君增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