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斜路,又是春来也。仙掌挼云半开谢。
尽凝酥砌粉,不似真香,分明对、冰雪肌肤姑射。
天涯伤老大,万斛新愁,一笑端须问花借。
纵广平冷淡,铁石心肠,未拚得、花里风前月下。
为传语、游蜂缓经营,且留与山翁,醉吟清夜。
断桥斜路,又是春来也。仙掌挼云半开谢。
尽凝酥砌粉,不似真香,分明对、冰雪肌肤姑射。
天涯伤老大,万斛新愁,一笑端须问花借。
纵广平冷淡,铁石心肠,未拚得、花里风前月下。
为传语、游蜂缓经营,且留与山翁,醉吟清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充分展现了作者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和深刻理解。
“断桥斜路,又是春来也。”开篇即以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的情绪,描绘出断桥斜路的萧索景象。这里的“ 斜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而“又是春来也”则表达了一种对春天到来的淡然接受。
“仙掌挼云半开谢。”这两句通过对梅花形态的描绘,突出了梅花清高脱俗的一面。仙掌挼云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梅花在云雾中的优雅姿态,而“半开谢”则传达了一种含蓄之美。
“尽凝酥砌粉,不似真香,分明对、冰雪肌肤姑射。”这里的语言极富表现力。通过对比,强调了梅花清香而不俗的特点,并以“冰雪肌肤”形容其洁白无瑕,既突出了梅花的冷艳,又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天涯伤老大,万斛新愁,一笑端须问花借。”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感慨,以及面对这种无常时所产生的深深忧虑。然而,即便是在忧虑中,他也能保持一份超然物外的心态,通过与梅花的交流来寻找心灵的慰藉。
“纵广平冷淡,铁石心肠,未拚得、花里风前月下。”这几句诗语言简洁而深刻,表现了作者对世事的看破和超脱,以及他那份坚定不移的心志。尽管外界的诱惑和考验如同铁石一般冷酷无情,但在梅花之中,他依然能够找到一丝温暖和安宁。
“为传语、游蜂缓经营,且留与山翁,醉吟清夜。”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希望将这份美好留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这里的“游蜂”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景,而“且留与山翁,醉吟清夜”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咏叹,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高洁的情操,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诗歌艺术成就。
锦水绿未波,摩诃柳初碧。
东风昨更寒,为送将归客。
兰陵归客感年新,不待莺啼早惜春。
二月云山三峡树,五湖烟水一家人。
枫树青青洞庭路,桂楫夷犹复容与。
一片江南江北春,君行远到花开处。
戍鼓楼船且未休,石城淮浦忆前游。
谢公棋罢东山冷,陆弟诗成洛水秋。
旧苑垂杨不堪折,海边芳草催鶗鴂。
览古空怜瓜步潮,相思吟向苏台月。
莫道崎岖入蜀非,君平避世久忘机。
借问南阳一龙卧,何似临邛驷马归。
清秋风日宜别离,石弯双折垂杨枝。
醉把金鞭入红树,坐看孤棹出青溪。
溪回路转秋烟烧,咫尺千重隔芳峤。
马上相逢舟上人,遥遥语笑风吹到。
道旁回首各东西,客子经过意不迷。
芦洲碧水随秋雁,茅屋炊烟闻午鸡。
云山十日同游衍,云林几曲仍相见。
别后谁言即歧路,归来孤坐怀清晏。
高楼寂寞向黄昏,独想行舟拂月痕。
空江夜泊亲渔火,微路潜行度石门。
秋山远近寻烟树,迢迢自作怀人句。
晚津骄马渡频嘶,长记停鞍送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