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阻雪·其二》
《阻雪·其二》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风烟两不借,此岭复南岗。

阴石无霜滑,寒梅未雪香。

逢山贪看画,得句不成章。

月下门须掩,多应说短长。

(0)
注释
风烟:指风和烟,象征景色。
复:又。
南岗:南方的高地。
阴石:阴暗的石头。
无霜滑:没有结霜,表面光滑。
寒梅:寒冷中的梅花。
未雪香:还未被雪覆盖,仍有香气。
逢山:遇到山。
贪看画:沉迷于欣赏美景。
不成章:无法整理成完整的诗篇。
月下:在月光下。
门须掩:需要关门。
多应:大概会。
说短长:谈论长短,即分享见闻。
翻译
风和烟都不再借景,这座山岭又连接着南边的高地。
阴暗的石头没有霜雪覆盖,显得光滑;寒冷的梅花散发着未被雪掩盖的香气。
遇到山岭就忍不住欣赏美景,但思绪纷飞未能成诗章。
月光下记得关门,可能有人会谈论起这些见闻和感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和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到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

"风烟两不借"一句,点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既不借助于风,也不借助于烟,而是直接面对山岭之美。"此岭复南岗"则是诗人心目中理想景致的再现,将眼前的山峦与心中的南岗相提并论,表明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接下来的"阴石无霜滑,寒梅未雪香"两句,更是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推向高潮。阴冷的石头不受霜冻之影响,依旧光滑如故,而寒冷中的梅花尚未来得以雪中开放发出其特有的清香。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独立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坚毅与独特。

"逢山贪看画,得句不成章"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美丽山峦时的心醉状态,每遇佳境便如痴如醉,但这种情感又难以通过语言完全表达,只能是断断续续的片段。

最后两句"月下门须掩,多应说短长"则是在强调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在月光之下,即便门庭若市,也需关闭,以保持内心的宁静。同时,对于世间万象,也只能是简略地叙述,因为世事无常,不可尽述。

综上所述,此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精美的文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苦雨

经旬怀不展,积雨笑天痴。

兀坐忘昏晓,閒愁感岁时。

潦田妨稼穑,门巷泛鸬鹚。

徙倚空庭晚,酣歌转自疑。

(0)

步月风幡湖上有怀叶男兆中丞

晚经湖上暑全消,星斗疏明夜寂寥。

玉兔不辞终夕杵,银河应就早秋桥。

南飞乌鹊巢难定,北向青骢路正遥。

今日风幡湖上月,美人何处共吹箫。

(0)

赠李中丞自滇中致仕还里·其一

简书重沐两朝恩,此日雄名八座尊。

拥传初归称大老,捧觞频祝到曾孙。

那堪白发随黄口,还有青山对绿樽。

蜡屐不愁无济胜,赐回灵寿杖犹存。

(0)

鉴止榭

园中差胜处,碧巘俯清浔。

倒景峰如削,开帘翠欲侵。

畹兰参密契,径竹答清音。

对此良为适,尘劳非所任。

(0)

无择以游圭峰记及诗见贻辄题数绝于后·其二

千仞悬崖挂古松,飞泉一道泻淙淙。

就中想像堪描处,两个山僧扶短筇。

(0)

林里望圭峰

远望遥遥只隔林,由来山色最宜深。

白云不碍閒来往,才过枝头又度岑。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