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近斜临南郭路,地宽分得奉诚园。
垂竿引水穿回径,种竹成阴补坏垣。
晓露不收荷已败,新霜将落柿初繁。
天晴野旷秋风厉,借榻虚堂负午暄。
城近斜临南郭路,地宽分得奉诚园。
垂竿引水穿回径,种竹成阴补坏垣。
晓露不收荷已败,新霜将落柿初繁。
天晴野旷秋风厉,借榻虚堂负午暄。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雅的私家园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化的构思。
“城近斜临南郭路”,诗人以宏阔的视角引入场景,城市与郊野交接之处,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延伸至城下,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地宽分得奉诚园"则透露出园林广袤,且有着精心的布局。
“垂竿引水穿回径”一句,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巧妙运用和控制。竿子垂钓引水,既是捕鱼的工具,也象征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趣。"种竹成阴补坏垣"则表明园内以竹为主的植被已经长成了,可以遮蔽阳光,同时也修缮了园墙上的缺口。
“晓露不收荷已败,新霜将落柿初繁”通过对花开花谢、霜降果实初成的描写,传达出季节更迭和生命循环的诗意。春天的荷花已经凋零,而秋天的柿子正当其时,预示着丰收的喜悦。
“天晴野旷秋风厉”一句,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开阔而又清冷的秋日景象,天空万里无云,原野辽阔,而秋风却带着几分凛冽。"借榻虚堂负午暄"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一处安静之所——虚堂,以享受午后的温暖阳光。
整首诗通过对园林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私家园林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同时,这种描绘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生活情趣与个人情怀的诗作。
自唱新词送岁华。
鬓丝添得老生涯。
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衣懒换,酒难赊。
可怜此夕看梅花。
隔年昨夜青灯在,无限妆楼尽醉哗。
丹桂花开第二番。
东篱展却宴期宽。
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分不尽,半凉天。
可怜闲剩此婵娟。
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
有约西湖去,移棹晓折芙蓉。
算才是,称心红。
染不尽薰风。
千桃过眼春如梦,还认锦叠云重。
弄晚色,旧香中。
旋撑入深丛。
从容。
情犹赋、冰车健笔,人未老、南屏翠峰。
转河影、浮槎信早,素妃叫、海月归来,太液池东。
红衣卸了,结子成莲,天劲秋浓。
垂杨径。
洞钥启,时见流莺迎。
涓涓暗谷流红,应有缃桃千顷。
临池笑靥,春色满、铜华弄妆影。
记年时、试酒湖阴,褪花曾采新杏。
蛛窗绣网玄经,才石砚开奁,雨润云凝。
小小蓬莱香一掬,愁不到、朱娇翠靓。
清尊伴、人间永日,断琴和、棋声竹露冷。
笑从前、醉卧红尘,不知仙在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