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业如公少,勋阶未有涯。
勋如登泰岳,阶合筑堤沙。
鸣雁归中泽,云霓陋旱车。
丈夫雄一世,端不在辞华。
宦业如公少,勋阶未有涯。
勋如登泰岳,阶合筑堤沙。
鸣雁归中泽,云霓陋旱车。
丈夫雄一世,端不在辞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钟芳所作的《途中言怀(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功名事业的追求与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联“宦业如公少,勋阶未有涯”,开篇即以“公”字点出诗人对自己仕途生涯的期许,意在说明其志向远大,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高的功名地位。同时,“勋阶未有涯”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功业的无限渴望和追求,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颔联“勋如登泰岳,阶合筑堤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功业的向往。将“勋”比作攀登泰山,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功名的追求如同攀登高峰,充满了艰难险阻但又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与诱惑。而“阶合筑堤沙”则比喻为在沙地上筑堤,象征着在艰难的环境中建立稳固的基础,强调了功业的积累过程需要坚韧不拔的努力。
颈联“鸣雁归中泽,云霓陋旱车”,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鸣雁归中泽,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同时也暗喻诗人希望自己的仕途能够像雁群一样有序、顺利。而“云霓陋旱车”则是以云霓遮蔽了旱车,比喻在官场中,真正的才能和贡献往往被忽视或埋没,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人价值实现的影响。
尾联“丈夫雄一世,端不在辞华”,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英雄人物,其雄伟之处并不在于华丽的辞藻,而在于其内在的品质和对社会的贡献。这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肯定,也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呼唤,鼓励人们追求实质性的成就而非表面的浮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追求、社会环境以及人生价值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启发性。
子墨客卿来自蜀,绣川家藏尤不恶。
明窗研磨出珠玉,客卿于君德良渥。
嗟予经年客莲幕,交绝方兄涩囊橐。
文房诸子亦萧索,同年于予契非薄。
特遣卿来助予学,不才拜赐心愧怍。
客卿之意殊不乐,陶泓毛颖登台阁。
陈玄待诏同著作,卿从予游失所托。
惟清惟静惟寂寞,但有诗篇日酬酢。
南山有井名黄花,我卜别业临其涯。
酌泉漱石思往事,天遗景与名俱嘉。
东篱采菊隐君子,悠然凝望南山赊。
兹人高躅已千古,三径芜没堪咨嗟。
我生本抱丘壑尚,误涉尘世争浮蜗。
十年太学志未遂,归来陇亩躬桑麻。
草庄新筑亦不恶,青山远近光交加。
会须移住效杜老,终赋归去师陶家。
新凉入郊九日近,西风渐欲吹乌纱。
龙山风俗有故事,撩我清兴凌烟霞。
山城过疏雨,客馆生新秋。
乡心杂病思,浩荡不可留。
忆昨初来时,园花弄春柔。
俯仰节物变,木杪风飕飕。
旅食百日馀,故人情已周。
论文有深味,惜别添牢愁。
槐花物色老,琴书散交游。
暖律回南枝,相期泛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