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朝来多爽气,露沐风梳发新翠。
泄云无力占山腰,初日分光上山背。
远山苍茫近山紫,四面钟鱼谈佛事。
人间那得山为城,玉京联锦互相似。
先生结庐待三顾,道合宁论入宫妒。
肯为闽山得得来,蜡屐深寻九霄路。
诗成逸兴横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
会须佳处吞八九,归去与君增眼明。
西山朝来多爽气,露沐风梳发新翠。
泄云无力占山腰,初日分光上山背。
远山苍茫近山紫,四面钟鱼谈佛事。
人间那得山为城,玉京联锦互相似。
先生结庐待三顾,道合宁论入宫妒。
肯为闽山得得来,蜡屐深寻九霄路。
诗成逸兴横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
会须佳处吞八九,归去与君增眼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风光图。开篇即写“西山朝来多爽气,露沐风梳发新翠”,表达了清晨西山带来的清新气息,以及大自然中露水和微风给山林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泄云无力占山腰,初日分光上山背”形象地描绘了山谷间云雾缭绕,以及初升的太阳如何在山体两侧划分出明暗之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
“远山苍茫近山紫,四面钟鱼谈佛事”则是从远处到近处,勾勒出层次丰富的山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与朋友之间关于佛理的交流和对话。
“人间那得山为城,玉京联锦互相似”一句,则是在赞美这如同仙境般的景致,以及这种自然之美如何与人间的繁华相互映衬。
“先生结庐待三顾,道合宁论入宫妒”此处提及诗人或主人公在山中修筑茅庐,以等待知己的到来,同时也表达了对道德和平和之理念的追求与向往。
“肯为闽山得得来,蜡屐深寻九霄路”则是诗人对于闽山的向往,以及愿意穿越崎岖山路去探索更高远之处的决心。
“诗成逸兴横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表达了诗人在写完这首诗后所获得的悠然自得的心境,并且在平静的早晨光线中继续创作新的诗篇。
最后,“会须佳处吞八九,归去与君增眼明”则是在描述诗人希望在美好的地方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清新气息,以及回程后能够与朋友分享这份精神上的净化和启迪,从而使彼此都更加明了世间万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