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独柳飞群鸦,败枝残叶秋风斜。
石泉可饮不可啄,似闻落日鸣哑哑。
一段凄凉幽思足,忽忆看花过韦曲。
上林春早听啼莺,太液波晴写黄鹄。
江边独柳飞群鸦,败枝残叶秋风斜。
石泉可饮不可啄,似闻落日鸣哑哑。
一段凄凉幽思足,忽忆看花过韦曲。
上林春早听啼莺,太液波晴写黄鹄。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题李尚文少府所藏枯柳寒鸦图》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寂寥景象。首句“江边独柳飞群鸦”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画面,一棵孤独的柳树旁,乌鸦成群纷飞,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气氛。次句“败枝残叶秋风斜”进一步描绘了柳树的凋零,落叶在秋风中摇曳,显露出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
诗人接着将视线转向地面,“石泉可饮不可啄”,暗示虽然环境清冷,但仍有生机,泉水可供饮用,只是不适合鸟儿饮水。此处的细节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随后,“似闻落日鸣哑哑”通过听觉,描绘出傍晚时分乌鸦的低沉叫声,更添了几分凄凉。
“一段凄凉幽思足”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面对这幅画,他不禁生出深深的感慨和幽思。最后一联“忽忆看花过韦曲,上林春早听啼莺,太液波晴写黄鹄”宕开一笔,诗人回忆起往昔春天在韦曲赏花的欢乐时光,以及上林苑中听到黄鹄鸣叫的场景,与眼前的孤柳寒鸦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眼前景象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枯柳寒鸦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东家夫妇无丁男,止有两女冬犹衫。
客来又议鬻其一,父母不忍听儿谈。
长云弟幼我应去,幼谓我去兄当住。
心知父母非不慈,不然租税从何措。
两儿去住争未决,父母狐疑客催别。
大儿行泣小儿随,道旁观者皆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