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榻新营岩瀑西,白云无路草萋萋。
月明扃户野猿啸,日晏拥衾山鸟啼。
积世诗书空简蠹,累朝坟墓半锄犁。
邯郸枕畔一炊黍,堪笑古今人自迷。
小榻新营岩瀑西,白云无路草萋萋。
月明扃户野猿啸,日晏拥衾山鸟啼。
积世诗书空简蠹,累朝坟墓半锄犁。
邯郸枕畔一炊黍,堪笑古今人自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联“小榻新营岩瀑西,白云无路草萋萋”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出诗人新搭建的小屋位于岩石瀑布之侧,周围是白云缭绕、野草茂盛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颔联“月明扃户野猿啸,日晏拥衾山鸟啼”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夜晚,明月当空,诗人闭门而坐,聆听远处野猿的啼鸣;白昼,阳光普照,他拥被而卧,耳边传来山中鸟儿的歌唱。这两句通过对比夜间的静谧与白天的生机,展现了山居生活的独特魅力。
颈联“积世诗书空简蠹,累朝坟墓半锄犁”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他感叹于世代积累的诗书在时间的侵蚀下变得破旧,同时又感慨于朝代更迭,许多先人的坟墓已被荒废。这两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尾联“邯郸枕畔一炊黍,堪笑古今人自迷”以幽默而略带讽刺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的质疑与反思。他借用“邯郸道上”的典故,暗示人生如梦,最终归于虚无。同时,通过“一炊黍”这一细节,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简单与平凡,进而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深思。整首诗在描绘山居生活的同时,蕴含着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秋夜论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
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
长路迂以远,关山杂豺虎。
天荒虎不饥,旰人饲岩阻。
豺狼白昼出,诸村乱击鼓。
嗟予皮发焦,骨断折腰膂。
见人目先瞪,得食咽反吐。
不堪充虎饿,虎亦弃不取。
道旁见遗婴,怜拾置担釜。
卖尽自家儿,反为他人抚。
路妇有同伴,怜而与之乳。
咽咽怀中声,咿咿口中语。
似欲呼爷娘,言笑令人楚。
千里山海关,万里辽阳戍。
严城啮夜星,村镫照秋浒。
长桥浮水面,风号浪偏怒。
欲渡不敢撄,桥滑足无屦。
前牵复后曳,一跌不复举。
过桥歇古庙,聒耳闻乡语。
妇人叙亲姻,男儿说门户。
欢言夜不眠,似欲忘愁苦。
未明复起行,霞光影踽踽。
边墙渐以南,黄沙浩无宇。
或云薛白衣,征辽从此去。
或云隋炀皇,高丽拜雄武。
初到若夙经,艰辛更谈古。
幸遇新主人,区脱与眠处。
长犁开古迹,春田耕细雨。
字牧马牛羊,斜阳谷量数。
身安心转悲,天南渺何许。
万事不可言,临风泪如注。
《逃荒行》【清·郑燮】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长路迂以远,关山杂豺虎。天荒虎不饥,旰人饲岩阻。豺狼白昼出,诸村乱击鼓。嗟予皮发焦,骨断折腰膂。见人目先瞪,得食咽反吐。不堪充虎饿,虎亦弃不取。道旁见遗婴,怜拾置担釜。卖尽自家儿,反为他人抚。路妇有同伴,怜而与之乳。咽咽怀中声,咿咿口中语。似欲呼爷娘,言笑令人楚。千里山海关,万里辽阳戍。严城啮夜星,村镫照秋浒。长桥浮水面,风号浪偏怒。欲渡不敢撄,桥滑足无屦。前牵复后曳,一跌不复举。过桥歇古庙,聒耳闻乡语。妇人叙亲姻,男儿说门户。欢言夜不眠,似欲忘愁苦。未明复起行,霞光影踽踽。边墙渐以南,黄沙浩无宇。或云薛白衣,征辽从此去。或云隋炀皇,高丽拜雄武。初到若夙经,艰辛更谈古。幸遇新主人,区脱与眠处。长犁开古迹,春田耕细雨。字牧马牛羊,斜阳谷量数。身安心转悲,天南渺何许。万事不可言,临风泪如注。
https://shici.929r.com/shici/LzqQSUKRxH.html
雁门僧避胡尘来,匡庐山中寻讲台。
谁云净土在西竺,此池自有莲花开。
莲花开时千万朵,江南君臣不疑我。
渊明故是避世人,菊花醉插头上巾。
攒眉掉臂谢公去,一杯浊酒堪全真。
当年意在谁独识,虎溪笑处泉流石。
至今古塔依西林,月落江云树千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