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连雨书事四首·其二》
《连雨书事四首·其二》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风伯方安卧,云师亦少饕。

气连河汉润,声到竹松高。

老雁犹贪去,寒蝉遂不号。

相悲更相识,满眼楚人骚。

(0)
注释
风伯:风神。
方:刚刚。
安卧:安睡。
云师:云神。
亦:也。
少饕:稍微减少贪食。
气:气息。
河汉:银河。
润:滋润。
声:声音。
竹松:竹林和松树。
高:高处。
老雁:年老的大雁。
贪去:贪婪地飞翔。
寒蝉:寒冷的蝉。
不号:不再鸣叫。
相悲:悲伤与。
相识:相识。
楚人骚:楚地人们的忧愁情绪。
翻译
风神刚刚安睡,云神也稍微减少贪食。
气息连接着银河,滋润着大地,声音传到竹林和松树的高处。
年老的大雁仍然贪婪地飞翔,寒冷的蝉不再鸣叫。
悲伤与相识交织,眼前尽是楚地人们的忧愁情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连雨书事四首(其二)》。诗中,诗人以风伯和云师的形象描绘了雨后宁静的景象。"风伯方安卧,云师亦少饕",形象生动地写出风雨过后,风停云歇,仿佛两位神祇都暂时休息,不再肆虐。接着,"气连河汉润,声到竹松高",描述了雨水滋润大地,连河汉也显得更加清澈,声音传至竹林松梢,显得格外清脆。

"老雁犹贪去,寒蝉遂不号",通过老雁和寒蝉的对比,展现出雨后万物生机勃勃,连老雁都不舍离去,而寒蝉因天气转凉而停止了鸣叫。最后,"相悲更相识,满眼楚人骚",诗人借景抒怀,感慨在这样的雨后景色中,不禁勾起了对楚地文化的怀念和对自己境遇的共鸣,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后自然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个人情感。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于飞乐

休休得也,只消更、一朵荼蘼。

(0)

深院

深院清明冷凤箫,梨花寂寂雨潇潇。

秋千一架红墙角,终日无人影自摇。

(0)

和运司园亭.水阁

小阁联雪峰,凭栏憙幽玩。

红接海棠洲,绿对筼筜岸。

有时开樽罍,波影侵几案。

何须架长虹,然后冲霄汉。

(0)

和答陆华父·其一

幽兰怀春风,葭蓬亦芽茁。

同时不同调,物物自生活。

士穷不自食,苦学代耕猎。

文如六经非小伎,馀事不足置牙齿。

人言掷卢胜掷雉,我言函人不为矢。

(0)

泛东湖风浪作复止

万顷重湖东复东,意行得怕打头风。

故畦遗穗粼粼在,野水寒林处处通。

鸿雁汀洲渺葭苇,牛羊篱落见儿童。

衣冠尘土空头白,惭愧扁舟把钓翁。

(0)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其七

相从乐复乐,别离良独难。

传觞秉明烛,起舞清夜阑。

一醉何足辞,百年能几欢。

后会渺何许,相思江月寒。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