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宋嗣宗》
《寄宋嗣宗》全文
宋 / 晁公溯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蜀江自嶓冢,流恶及丘原。

宁止数斗泥,乃有千丈浑。

帝选高才郎,远来乘輶轩。

悽然在川上,会思澄其源。

重部今何如,想无风水昏。

激浊使之清,未觉禹功尊。

我戚闾丘生,短衣方服辕。

得为经途尉,可致薄夫敦。

何须读刑书,顾欲多平反。

但令吏不污,信是民无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ōng
sòng / cháogōng

shǔjiāngzhǒngliúèqiūyuán

níngzhǐshùdòunǎiyǒuqiānzhànghún

xuǎngāocáilángyuǎnláichéngyóuxuān

ránzàichuānshànghuìchéngyuán

zhòngjīnxiǎngfēngshuǐhūn

zhuó使shǐzhīqīngwèijuégōngzūn

qiūshēngduǎnfāngyuán

wèijīngwèizhìbáodūn

xíngshūduōpíngfǎn

dànlìngxìnshìmínyuān

注释
嶓冢:古代山名,位于今四川、陕西交界处。
丘原:丘陵和平原。
輶轩:古代轻便的车子。
澄其源:比喻治理问题的根本。
重部:指治水部门。
风水昏:形容水流清澈。
禹功:大禹治水的功绩。
戚闾丘生:丘生,诗人自称,表示出身贫寒。
经途尉:途中的小官。
薄夫敦:使百姓淳朴敦厚。
刑书:法律书籍。
平反:纠正冤案。
翻译
蜀江发源于嶓冢山,流经丘陵平原间。
岂止几斗泥土,江水有时浑浊千丈深。
天子选拔贤能郎官,乘轻车远道而来。
他独自在江边感伤,思索如何澄清源头。
如今治水状况如何?想必风平浪静不再浑。
激浊扬清的功绩,未必比大禹更受尊崇。
我是出身贫寒的丘生,身穿粗布衣驾车行。
有幸担任途中的小官,能为百姓带来公正。
无需研读繁琐律法,只求多做公正判决。
只要官吏清廉,百姓自然没有冤屈。
鉴赏

这首诗以蜀江的水流问题起兴,描述了江水从嶓冢源头流下,带来的泥沙浑浊,引发对治理水患和选拔贤能官员的思考。诗人提到皇帝曾派遣才俊乘轻车前来处理,但现状并未明显改善,暗示需要像大禹那样有决心去澄清水源,去除淤泥。诗人自比为丘陵之子丘生,虽然穿着简朴,却希望能担任地方官,致力于让百姓生活安定,减少冤案。他认为,只要官吏廉洁,能公正处理事务,就能确保百姓无冤,而无需过度依赖刑罚。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期待和对官员责任的强调。

作者介绍
晁公溯

晁公溯
朝代:宋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猜你喜欢

寿定叟弟·其二

堂堂自昔源流远,衮衮方来事业长。

驷马安车遵大道,正须缓辔不须忙。

(0)

马上口占

向来一雪压霾昏,晓跨征鞍傍水村。

七十二峰俱玉立,巍然更觉祝融尊。

(0)

题睢阳五老图

驷马鲜能容白发,万钉终不润黄垆。

乌靴席帽红尘里,幻出睢阳五老图。

(0)

送宾书记自扬归吴门

一叶黄芦渡渺茫,误随野鹤上维扬。

角声吹断梅花梦,依旧枫湾半叶霜。

(0)

浓翠台

君怀澹无营,潇潇渊明伍。

筑台面乔岳,种竹环幽户。

糠秕身后名,徽纆腰间组。

高风激奔竞,救时非小补。

(0)

题温汤驿·其一

梦魂飞入瑶台路,九霞宫里曾相遇。

壶天好景自愁人,春水泛花何处去。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