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睢阳五老图》
《题睢阳五老图》全文
宋 / 张贵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驷马鲜能容白发,万钉终不润黄垆。

乌靴席帽红尘里,幻出睢阳五老图。

(0)
翻译
四匹骏马拉的车也难装满白发人,再多的金钉也无法照亮黄土的陋室。
在乌黑的靴子和红色的帽子中,于红尘世俗中展现出一幅睢阳五老的画卷。
注释
驷马:四匹骏马。
鲜能:很难。
白发:老年人的白发。
万钉:极多的金钉。
黄垆:简陋的黄土房屋。
乌靴席帽:黑色靴子和红色帽子。
红尘:世俗尘世。
幻出:展现。
睢阳五老图:指历史上的五位贤者,这里可能象征着贤德或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贵谌的作品,名为《题睢阳五老图》。诗中通过对比和想象的手法,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心情。

“驷马鲜能容白发”,这里的“驷马”指的是古代用来装饰轿子的两侧马,这里形象地描绘了一位老者乘坐华丽轿子,虽然外表看似尊贵,但却掩盖不了头顶渐染的白发。诗人通过这一细节,传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万钉终不润黄垆”,这句话则是说,无论有多少精美的装饰,最终也无法让干涸的黄土(比喻世间尘俗)重新变得湿润。这里强调了物质财富和装饰对内心世界改善的局限性。

“乌靴席帽红尘里”,这句描绘了一种忙碌而又平凡的生活场景。“乌靴”是古代官员穿的黑色皮鞋,“席帽”则是一种简单的坐垫和头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人们都沉浸在红尘(喻指繁华而复杂的人间)之中,忙于日常琐事。

“幻出睢阳五老图”,这句话是说,在这平凡而又繁忙的生活中,却幻想着一种超脱世俗、达到神仙境界的生活——睢阳城中的五老图。这五老可能指的是道教传说的五位神仙,他们象征着长寿和精神上的自由。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远离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透露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某种失落感,以及对于超然物外、追求永恒美好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张贵谟
朝代:宋

处州遂昌人,字子智。孝宗乾道五年进士。知江山县,岁旱蠲其赋大半。光宗朝累疏言时弊,皆为采纳。宁宗嘉泰中,直敷文阁、知静江府。封遂昌县开国男,奉祠归。有《九经图述》、《韵略补遗》。
猜你喜欢

和李子仪韵四首

我已成衰谢,传家在此儿。
俄然闻感疾,至欲别呼医。
愁绪浑无奈,忧心只自知。
如今安乐也,有酒任盈卮。

(0)

和梁次张谢得酒见寄四首

平生性僻有诗耽,每恨才悭不得兼。
独嗜君诗无厌斁,从教人笑我多馋。

(0)

凌歊台六首

万里清水绝点尘,别来经岁镇如新。
恨居平地去天远,喜上高台与月亲。
正好赏心拼酩酊,不堪怀古倍酸辛。
向来登此知何限,传到如今有几人。

(0)

挽范丞相五首

七十方强半,天胡不慦遗。
致身虽宰辅,遭世已艰危。
计策安宗社,勋庸载鼎彝。
国讎犹未灭,岂料哲人萎。

(0)

余既和乐天诗而喜于年及之心犹不能自已又复

坐阅流年已七旬,从前忧道不忧贫。
肯教世指为痴汉,只愿乡称作善人。
老去固应忘物我,归来岂是负君亲。
尝闻知进须知退,庶得终全不辱身。

(0)

机简堂自隐静归为万年主人访余林下相与道旧

吾乡本仙窟,石井尤奇特。
民物生其间,古来盖千亿。
惟师与我家,所居共阡陌。
少小初无殊,长乃分儒释。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