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闺秋色早,中妇倚流黄。
寒杼传声切,残丝结缕长。
壁间闻促织,锦上见鸳鸯。
断绠金刀疾,抛梭玉钏忙。
芙蓉丛出朵,莲子簇依房。
纬密经双引,文回字几行。
卷缣缠别绪,移轴转离肠。
窗外乌啼夜,帘前雁带霜。
愁魂萦绮谷,清泪滴缥缃。
星斗斜将尽,支机动未央。
张彄乘月影,完匹续灯光。
窦女思千里,天仙妒七襄。
莫辞闺力苦,边塞待衣裳。
深闺秋色早,中妇倚流黄。
寒杼传声切,残丝结缕长。
壁间闻促织,锦上见鸳鸯。
断绠金刀疾,抛梭玉钏忙。
芙蓉丛出朵,莲子簇依房。
纬密经双引,文回字几行。
卷缣缠别绪,移轴转离肠。
窗外乌啼夜,帘前雁带霜。
愁魂萦绮谷,清泪滴缥缃。
星斗斜将尽,支机动未央。
张彄乘月影,完匹续灯光。
窦女思千里,天仙妒七襄。
莫辞闺力苦,边塞待衣裳。
这首明代徐勃的《赋得深闺秋织》描绘了一幅深秋闺中女子辛勤劳作的画面。首联“深闺秋色早,中妇倚流黄”点出季节和人物,秋意已浓,女子独倚浅黄色的纺织机。接下来通过“寒杼传声切,残丝结缕长”展现了女子纺织的专注与细致,寒意中的织布声尤为急切,线头虽断,但编织不停。
“壁间闻促织,锦上见鸳鸯”借壁上的蟋蟀声和织品上的鸳鸯图案,寓言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后,“断绠金刀疾,抛梭玉钏忙”细腻刻画了女子操作工具的熟练和忙碌。
“芙蓉丛出朵,莲子簇依房”运用比喻,形容织物的精美,如同芙蓉花盛开,莲子紧密排列。接着,“纬密经双引,文回字几行”描述了织布的工艺,经纬交织,文字排列有序。
“卷缣缠别绪,移轴转离肠”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情感,卷起的丝绸承载着离愁,转动的轴线牵动着她的心弦。夜晚的“窗外乌啼夜,帘前雁带霜”更添凄凉,暗示着闺中人对远方的期盼。
最后,“愁魂萦绮谷,清泪滴缥缃”直抒胸臆,愁绪如丝,清泪落在织物上。夜深人静,“星斗斜将尽,支机动未央”,女子仍在灯下劳作。结尾处,“张彄乘月影,完匹续灯光”形象地写出女子在月光下完成一匹布的场景,而“窦女思千里,天仙妒七襄”则以神话故事表达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织女般技艺的赞美。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闺女子的辛勤劳动和情感世界,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坚韧与深情。
树头扑扑乱鸦飞,小叔敲门昏晚归。
今年输租足官布,机中馀剩有冬衣。
唤妇下厨儿宰鸭,言语欣欣笑相答。
阿婆点灯翁领孙,长幼团栾举杯酌。
君不见有身莫作城市人,分门割户终日论。
钱高北斗谊若薄,看来何似田家贫。
群鸡号曙色,关门动徂征。
驱车拂霜露,河汉尚辉明。
严冬岁云晏,远涉难为情。
感兹儿女戚,徘徊惓孤婴。
新婚合故礼,冢后谐其成。
流光愿以惜,去去无延停。
予年渐衰朽,萎谢难敷荣。
倦行欲憩息,饥寒迫馀生。
迢遥出乡闾,含悽泪如倾。
先生家有一张琴,弦歌曾鼓缁惟林。
远来渔火拿舟听,悠悠千载传至今。
风急天高穷猿啸,月明海底苍龙吟。
浮云飞絮不到处,高山流水声难寻。
吁嗟子期今已矣,弦间指下空留心。
惟有渊明得真趣,无弦曾不求知音。
先生家有三尺剑,风胡欧冶精煅炼。
自是次山金铁英,铸出锋芒光掣电。
夜夜紫气横斗牛,刚亦不吐柔不咽。
弹铗可簇天下车,伐敌可息天下战。
云胡韬晦入匣中,不为苍生救时变。
慎勿见水化为龙,起舞有德待天眷。
先生家有千年镜,光莹隐隐中盘龙。
万里晴天悬皎月,一团秋水生芙蓉。
频看勋业频拂拭,门阖不遣尘埃蒙。
孤光一发见肝胆,区区岂独能照容。
更解鉴今复鉴古,?妍邪正填心胸。
兴亡治乱道不得,何时进入蓬莱宫。
先生家有千丈松,昂霄耸壑如苍龙。
盘根入地几千尺,偃蹇蔽日常重重。
四时不改青青色,笑傲霜雪排严冬。
劲节自守君子操,虚名宁受大夫封。
丝苓不为世所采,栋梁当为时所崇。
剪伐岂是大早计,大材瓠落难为容。
先生家有一顷田,洞洞属属承世传。
不忧水旱不种谷,东阡西陌常丰熟。
以笔为耒以舌耕,长年何劳耕牛犊。
由来经训是菑畬,插架何啻三万轴。
取之无禁用无竭,个中自有千钟粟。
时乎时乎何异然,顿使广文忧不足。
《五有吟》【元·徐孜】先生家有一张琴,弦歌曾鼓缁惟林。远来渔火拿舟听,悠悠千载传至今。风急天高穷猿啸,月明海底苍龙吟。浮云飞絮不到处,高山流水声难寻。吁嗟子期今已矣,弦间指下空留心。惟有渊明得真趣,无弦曾不求知音。先生家有三尺剑,风胡欧冶精煅炼。自是次山金铁英,铸出锋芒光掣电。夜夜紫气横斗牛,刚亦不吐柔不咽。弹铗可簇天下车,伐敌可息天下战。云胡韬晦入匣中,不为苍生救时变。慎勿见水化为龙,起舞有德待天眷。先生家有千年镜,光莹隐隐中盘龙。万里晴天悬皎月,一团秋水生芙蓉。频看勋业频拂拭,门阖不遣尘埃蒙。孤光一发见肝胆,区区岂独能照容。更解鉴今复鉴古,?妍邪正填心胸。兴亡治乱道不得,何时进入蓬莱宫。先生家有千丈松,昂霄耸壑如苍龙。盘根入地几千尺,偃蹇蔽日常重重。四时不改青青色,笑傲霜雪排严冬。劲节自守君子操,虚名宁受大夫封。丝苓不为世所采,栋梁当为时所崇。剪伐岂是大早计,大材瓠落难为容。先生家有一顷田,洞洞属属承世传。不忧水旱不种谷,东阡西陌常丰熟。以笔为耒以舌耕,长年何劳耕牛犊。由来经训是菑畬,插架何啻三万轴。取之无禁用无竭,个中自有千钟粟。时乎时乎何异然,顿使广文忧不足。
https://shici.929r.com/shici/2Nc9hg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