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员外使还苏州兼呈前袁州李使君赋得长字袁州即员外之从兄》
《送李员外使还苏州兼呈前袁州李使君赋得长字袁州即员外之从兄》全文
唐 / 刘长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别离共成怨,衰老更难忘。

夜月留同舍,秋风在远乡。

朱弦徐向烛,白发强临觞。

归献西陵作,谁知此路长。

(0)
注释
别离:分离、离别。
共:一起。
成:产生。
怨:哀怨、愁苦。
衰老:年老、老去。
更:更加。
难忘:难以忘记。
夜月:夜晚的月亮。
同舍:同住的人。
秋风:秋天的风。
远乡:远方的家乡。
朱弦:红色的琴弦,古代指琴。
徐:缓慢。
向烛:对着烛火。
白发:白头发。
强:勉强。
临觞:举杯饮酒。
归献:献给、表达。
西陵:古代地名,可能指墓地或陵墓。
作:作为、表达。
谁知:谁知道。
此路长:这条路漫长、人生路漫漫。
翻译
离别引发的哀怨,岁月增长更加难以忘怀。
夜晚的月亮陪伴着同住的人,秋风吹过遥远的故乡。
红色的琴弦缓缓地在烛光下弹奏,满头白发勉强举杯饮酒。
我打算把这些情感献给西陵,却不知此路漫漫无尽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离别时难以割舍的情感以及对岁月流逝、光阴荏苒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夜月和秋风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怀念。

"别离共成怨,衰老更难忘" 表明离别之痛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愈发加深,成为无法磨灭的情感创伤。"夜月留同舍,秋风在远乡" 则描绘了一种分隔两地、相思无益的凄凉情景。

"朱弦徐向烛,白发强临觞" 这一句通过对乐器与头发颜色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年岁已高,但仍要强打精神去面对生活的现实。"归献西陵作,谁知此路长" 表达的是诗人即将踏上归途,对未来道路的不确定和无限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时光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展示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
朝代:唐   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709—789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昆明湖上作

烟宫取便试停桡,仲月风光渐鬯韶。

松竹依然三曲径,柳桃改观六条桥。

帘掀晴旭寒回避,窗入漪澜影荡摇。

一例林丞司筦籥,往焉惭愧是刍荛。

(0)

登玉泉最高处

玉泉最高处,骋望远弥恢。

过雨愁全洗,清晨爽恰开。

肩舆凡几憩,虚阁得延陪。

绿野农欢在,青山画意堆。

不过消片刻,何事起层台。

留句白云表,今年初度来。

(0)

题养正图六十首·其三十四遣使质疑

鲁论传细君,授帝承宠遇。

遣使常质疑,研精穷理趣。

面咨乃未传,或亦同温树。

(0)

题养正图六十首·其五临朝四辅

道充与弼丞,环立咸惟圣。

得一已为艰,求四其奚称。

能不听朝乎,蒿目惕以敬。

(0)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五水乐亭

或戛鸣球或抟弦,林泉趣也中宫县。

烟霞岭畔依稀似,坐石临流忆去年。

(0)

御湖雨泛·其二

堤柳带烟看作绿,蹊桃含润意疑红。

不无清赏非存乐,乐在犁云锄雨中。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