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柳带烟看作绿,蹊桃含润意疑红。
不无清赏非存乐,乐在犁云锄雨中。
堤柳带烟看作绿,蹊桃含润意疑红。
不无清赏非存乐,乐在犁云锄雨中。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湖畔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宁静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堤岸上的柳树和小径旁的桃花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堤柳带烟看作绿”,描绘了雨后湖边柳树在轻烟的笼罩下呈现出一片翠绿之色,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薄雾所覆盖,增添了几分朦胧美。“蹊桃含润意疑红”,则将视线转向小径旁的桃花,雨水滋润后的花瓣似乎更加鲜艳,颜色仿佛接近了红色,展现出雨后花朵的娇嫩与生机。
接下来,“不无清赏非存乐”,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欣赏,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愉悦上,而是深入内心,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快乐与满足。“乐在犁云锄雨中”,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劳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喜悦,认为真正的乐趣在于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与相互作用之中,无论是耕作还是享受自然的馈赠,都充满了生活的意义与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真谛的独到见解,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生活的独特审美情趣。
出门望四野,忧心恒忡忡。
问子何所忧,百感填予胸。
谁云天泽远,举目尽疲癃。
谁云周道平,荆棘高蔽空。
树木莽萧条,于何息吾躬。
久知世路艰,悔不守固穷。
君子重谋始,古人戒薄终。
卒卒营世务,羡尔高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