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雁》
《秋雁》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秋风度玉塞,候雁发金微。

才共边尘起,还同关叶飞。

排云声渐众,带月影全稀。

徙倚东南望,江皋何处归。

(0)
鉴赏

这首《秋雁》描绘了秋日里大雁南飞的景象,充满了季节变换的自然韵律与深沉的情感。诗人巧妙地将大雁的迁徙与边塞、关山、云层、月光等自然元素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幅壮丽而略带悲凉的画面。

“秋风度玉塞,候雁发金微。” 开篇即以秋风和候雁作为切入点,点明了季节与主题。玉塞和金微分别代表了边塞之地,候雁则是秋天南迁的信使,它们的活动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

“才共边尘起,还同关叶飞。” 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大雁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边尘起时,大雁随之南行;关叶飞落,它们又在其中穿梭。这种紧密的联系,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大雁迁徙旅程的漫长与艰辛。

“排云声渐众,带月影全稀。” 接着,诗人通过声音和光影的变化,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大雁成群结队,穿越云层,其声音逐渐增多;月光下,雁影却渐渐变得稀疏,这既是对大雁飞行状态的细腻描绘,也是对旅途遥远、孤独感的隐喻。

“徙倚东南望,江皋何处归。”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大雁迁徙方向的思考与对归宿的追寻。徙倚,即徘徊不前,表现了诗人对大雁南飞方向的凝视与思考;江皋,指江边高地,此处用以象征归宿之地。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对归家之愿的深深向往。

整体而言,《秋雁》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秋季大雁迁徙的壮美与哀愁,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流转、季节更替以及对故乡、归宿的深切思考。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送李万顷

猛相思里得君来,正喜欢时却便回。

别路恐无青柳折,到家应有小桃开。

起居五马兼堂上,问信千岩及阿灰。

儿女痴顽夫妇健,漂零何日共尊罍。

(0)

送王德和提举淮东

京尘吹帽汗淋衣,相见频年只道归。

省里移文那得了,家边持节未为非。

煮乾碧海知谁用,割尽黄云尚告饥。

可得不为根本计,秋风还见雁南飞。

(0)

昔游诗十五首·其七

扬舲下大江,日日风雨雪。

留滞鳌背洲,十日不得发。

岸冰一尺厚,刀剑触舟楫。

岸雪一丈深,屹如玉城堞。

同舟二三士,颇壮不恐慑。

蒙毡闭篷卧,波里任倾侧。

晨兴视毡上,积雪何皎洁。

欲上不得梯,欲留岸频裂。

扳援始得上,幸有人见接。

荒村两三家,寒苦衣食缺。

买猪祭波神,入市路已绝。

如今得安坐,閒对妻儿说。

(0)

昔游诗十五首·其二

放舟龙阳县,洞庭包五河。

汹汹不得道,茫茫将奈何。

篙师请小泊,石碇沈泥沙。

是中大无岸,强指苇与莎。

滞留三四晨,大浪山嵯峨。

同舟总下泪,自谓喂鼋鼍。

白水日以长,仅存青草芽。

转眄又已没,但见千顷波。

此时羡白鸟,飞入青山阿。

(0)

直舍作小砌

直庐迫高墉,隙土止寻丈。

圬人累残甓,园叟舁新壤。

方成一篑积,已觉寸心爽。

馀芳分禁掖,疏翠眇林莽。

虽无昆阆趣,便有濠濮想。

绕吟消永日,静对延孤赏。

聊成儿女剧,终契山林往。

为语平泉公,经营毋太广。

(0)

岁在绍熙甲寅浙东西大旱旁连江淮至秋暴雨水发天目漂民庐浸禾稼而苏常大歉小人趋利争运衢婺谷粟顺流而下日夜不止又去冬岁暮多雨连绵至春半未有晴意人情忧闷聊书数语以备采谣者至辞之工拙固所不计也乙卯仲春作

去年数州旱,秋雨漂民庐。

今年复春霖,赤子忧为鱼。

不见日月旋,但见霰雪俱。

处者绝营为,出者困泥涂。

近山不可樵,平地不得锄。

有壤莫粪田,有火莫烧畬。

花木淡惨惨,麦苗冷疏疏。

张王阶下苔,寒酸井边蔬。

上天胡不仁,苍生一何辜。

传闻常润间,流殍满路衢。

鄞江祸尤酷,越山复何如。

米乡已无积,山郡岂有馀。

小人急眼前,负贩日夜趋。

只知利一己,岂暇恤里闾。

屈指至秋成,未可保无虞。

尧汤备先具,庶冀收桑榆。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