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书新调蜀襄兵,汉北关南寇未轻。
密迩千斤竹查岭,不闻满四石头城。
秦州即易通王贡,栈道终难拔汉旌。
安得较如曹相国,务农休甲贺升平。
敕书新调蜀襄兵,汉北关南寇未轻。
密迩千斤竹查岭,不闻满四石头城。
秦州即易通王贡,栈道终难拔汉旌。
安得较如曹相国,务农休甲贺升平。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盗贼》描绘了明朝时期对蜀地边防的紧张局势。首句"敕书新调蜀襄兵"说明朝廷紧急调动军队,显示出对抗盗贼的重视。"汉北关南寇未轻"强调敌情仍然严峻,不可掉以轻心。
接下来的两句"密迩千斤竹查岭,不闻满四石头城"通过描绘具体的地理环境,暗示防守的艰难,即使在险峻的竹查岭和坚固的石头城,也未能完全阻止盗贼的侵扰。
"秦州即易通王贡,栈道终难拔汉旌"进一步揭示了战况,秦州虽然易于交通,但要攻占汉地的要塞并非易事,汉军旗帜依然飘扬。
最后,诗人借用历史典故,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安得较如曹相国,务农休甲贺升平",希望国家能像曹相国那样,以农为本,停止战争,庆祝太平盛世的到来。整首诗寓含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对和平的向往。
前日读子诗,快我烦病躯。
若坐大暑中,琼杯饮琳腴。
辞严意清绝,敢谓人所无。
子乃不自高,尚尔尊圣俞。
为我诵佳句,实亦郊岛徒。
遂云有家藏,两轴如椽粗。
我方嗜此学,常恨失所趋。
愿子少假之,使之识夷途。
转谷萦岩路始穷,隔林遥望一门通。
溪山俱在见闻外,台殿尽藏怀抱中。
像阁罘罳明海日,经幢璎珞撼天风。
劳生又逐轻舠去,珍重高僧解苦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