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复公录文见寄》
《复公录文见寄》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空堂燕坐一灯悬,僧腊多应倍俗年。

老去已除行脚债,悟来不说定心禅。

千花礼遍诸天降,半偈都将万法传。

每愧尘劳烦见问,同乡兼恐更同缘。

(0)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名为《复公录文见寄》。诗中描绘了诗人与一位名为复公的僧侣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首句“空堂燕坐一灯悬”,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殿堂中,一盏孤灯照亮四周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接下来,“僧腊多应倍俗年”一句,通过比较僧人的修行岁月与世俗之年的差异,突出了僧人生活的独特性和对时间的不同感知。

“老去已除行脚债,悟来不说定心禅”两句,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摆脱了行走四方的修行负担,悟道之后,不再执着于固定的心念,体现了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千花礼遍诸天降,半偈都将万法传”描绘了复公传授佛法的场景,通过“千花礼”象征着对佛法的恭敬与虔诚,“诸天降”则暗示了佛法的广泛影响力,“半偈都将万法传”则强调了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奥的真理,能够传达宇宙万物的道理。

最后,“每愧尘劳烦见问,同乡兼恐更同缘”表达了诗人对于复公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于未来可能相遇的期待与担忧,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复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佛法、人生、自然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跋韩涧泉诗

周汉历历上下秦,侯王将相史叠陈。

辱斯荣斯仁不仁,桃源鹿门商山人。

南涧远孙涧之滨,所以三人入呻吟。

桃源本是耕稼民,鹿门商山抱经纶。

一世虽屈九原伸,所以绝笔于获麟。

我之拟赋非厥伦,感公语我泪沾巾。

(0)

赋道傍菊·其一

园亭种菊只须多,名实相求半已讹。

紫蔓弱茎真此物,顾埋林莽杂蓬莱。

(0)

寄新喻丞章季亨

忆昨寄声因鲍子,阙然已复四终星。

向来相期台阁者,薄宦乃淹松竹厅。

颇愿近诗见新述,旧好尚意能忘形。

临风三叹不知罢,梅花落尽兰未馨。

(0)

留元衡须月上因抄贾元放旧词并怀季承

北客飘零恨,南游邂逅情。

几年悲赋鵩,万里想骑鲸。

月已徐徐上,云能故故生。

吾曹重离合,可问欲三更。

(0)

送莫万安

西江十一州,我所历者半。

纷纷墨绶徒,十有九顽懦。

使者金闺彦,用意人物中。

见我辄询我,称旨不数公。

我时官白下,与公未相识。

何以知其然,鸡犬相接迹。

无何困流转,卒岁下风趋。

看其日所为,自喜言不诬。

人皆竭民脂,我独求民瘼。

上官虽喑呜,民气得和乐。

体用夫何如,动静惟以诚。

夫岂今人欤,古人斯与并。

朝廷重县令,不减用儒盛。

六察与郎官,迁除匪他径。

公行始发轫,九万当自兹。

侍从近臣间,况复多己知。

(0)

送刘得华赴汉阳教授二首·其一

昔公去太学,士曰夺我师。

今公去皇阁,里闾极公思。

公何德于人,曰公勇于义。

使其用于时,其效何止是。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