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岳麓赫曦台联句》
《登岳麓赫曦台联句》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泛舟长沙渚,振策湘山岑。

烟云眇变化,宇宙穷高深。

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

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

(0)
注释
泛舟:乘船游览。
长沙渚:长沙江中的沙洲。
振策:挥动船桨。
湘山岑:湘江边的山岭。
烟云:烟雾和云彩。
眇变化:变化莫测。
宇宙:天地万物。
穷高深:深不可测。
怀古:怀念古人或历史。
壮士志:英雄的志向。
忧时:忧虑时事。
君子心:君子的胸怀。
尘中客:世俗之人。
莽苍:广阔无垠。
谁能寻:谁能找到。
翻译
在长沙的江面泛舟,挥动船桨穿越湘山峻岭。
烟雾云霞瞬息万变,展现出宇宙的无尽深远。
心中怀揣着古代英雄的壮志,忧虑着时代的变迁。
我向世间游子寄语,这苍茫大地,有谁能够探寻这样的意境?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哲学家朱熹的作品,名为《登岳麓赫曦台联句》。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攀登高台时所感受到的景象和情怀。

首句“泛舟长沙渚”,描绘了诗人乘船至长沙湖畔的情景,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泛舟”给人以轻松自在之感,而“长沙渚”则是对自然美景的具体描写。

接着,“振策湘山岑”,诗人换乘马匹,向着湘江山脉进发。这里“振策”一词传达出一种决绝向前的气势,而“湘山岑”则是对壮丽山势的描绘。

第三句“烟云眇变化”,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多变与神秘,通过烟云的变化反映了宇宙万物的无常。这里用“眇”字形容烟云之变化,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又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哲思。

第四句“宇宙穷高深”,则是对上一句意境的进一步推衍,强调了天地不仁,以其万物为刍狗之意。这里的“宇宙”指的是广阔无垠的自然界,而“穷高深”则表达了一种不可企及的深远感。

第五句“怀古壮士志”,诗人在登临之际,心中萌生对历史英雄豪迈气概的怀念。这里的“怀古”是对过去的追思,而“壮士志”则代表了那种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六句“忧时君子心”,表现了诗人对于当世之事的忧虑,作为君子的他深感责任重大。这里的“忧时”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切,而“君子心”则体现了诗人的仁慈与智慧。

最后,“寄言尘中客”,诗人将自己的感悟和情怀托付给那尘世间的行者,希望他们能理解这份深沉的情感。这里的“尘中客”指的是在红尘俗世中的普通旅人,而“莽苍谁能寻”则是对那些能够领会诗意者的追问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时代和个人理想的思考。通过登临高台,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宇宙万物联系起来,展现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真理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送蒋颖叔帅熙河,并引

西方犹宿师,论将不及我。

苟无深入计,缓带我亦可。

承明正须君,文字粲藻火。

自荐虽云数,留行终不果。

正坐喜论兵,临老付边锁。

新诗出谈笑,僚友困掀簸。

我欲歌《杕杜》,杨柳方婀娜。

边风事首虏,所得盖么么。

愿为鲁连书,一射聊城笴。

阴功在不杀,结草酬魏颗。

(0)

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王晋卿以小诗借观,意在于夺,仆不敢不借,然以此诗先之

海石来珠浦,秀色如蛾绿。

坡陀尺寸间,宛转陵峦足。

连娟二华顶,空洞三茅腹。

初疑仇池化,又恐瀛州蹙。

殷勤峤南使,馈饷淮东牧。

得之喜无寐,与汝交不渎。

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

幽光先五夜,冷气压三伏。

老人生如寄,茅舍久未卜。

一夫幸可致,千里常相逐。

风流贵公子,窜谪武当谷。

见山应已厌,何事夺所欲。

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

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

(0)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八

何人筑东台,一郡坐可得。

亭亭古浮图,独立表众惑。

芜城阅兴废,雷塘几开塞。

明年起华堂,置酒吊亡国。

无令竹西路,歌吹久寂默。

(0)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其四

月明穿破裘,霜气涩孤剑。

归来闭户坐,默数来时店。

(0)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二

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

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

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0)

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湖中闻堂上歌笑声,以诗见寄,因和二首,时周有服·其二

载酒无人过子云,掩关昼卧客书裙。

歌喉不共听珠贯,醉面何因作缬纹。

僧侣且陪香火社,诗坛欲敛鹳鹅军。

凭君遍绕湖边寺,涨绿晴来已十分。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