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同参请,先师彊健时。
一言未脱口,密意已先知。
更不从人觅,终能厚自持。
阴凉天下树,展卷且高吟。
忆昔同参请,先师彊健时。
一言未脱口,密意已先知。
更不从人觅,终能厚自持。
阴凉天下树,展卷且高吟。
这首诗《悼深居迪元师兄》由元末明初的诗人无愠所作,通过回忆与师兄一同参访的情景,表达了对师兄深厚情谊的怀念。诗中以“忆昔”开篇,引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强调了师兄在健康时的智慧与洞察力。诗人提到,师兄的一言一行都透露着深邃的意蕴,无需多言,其内心的想法便能被洞悉。这种超然的感知能力,使得师兄在人际交往中显得尤为独特,他不需依赖他人寻求理解,而是能够自我坚守,保持内心的坚定与丰富。
接着,诗人将师兄比作“阴凉天下树”,形象地描绘了师兄如同一棵庇荫大地的树木,不仅为周围的人带来清凉,也象征着他的智慧和品德如同树荫一般,给予人们心灵的慰藉和启迪。同时,“展卷且高吟”这一句,既是对师兄文学才华的赞美,也是对其精神境界的颂扬,意味着他在文学创作中达到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如同展开书卷般自由而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师兄生前特质的描绘,以及对其逝世后留下的精神遗产的感慨,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自然界的形象与文学的比喻,巧妙地融合了对逝者的哀思与对美好品质的颂扬,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的结合。
兔园春欲尽,别有一丛芳。
直似穷阴雪,全轻向晓霜。
凝晖侵桂魄,晶彩夺萤光。
素萼迎风舞,银房泫露香。
水晶帘不隔,云母扇韬铓。
纨袖呈瑶瑟,冰容启玉堂。
今来碧油下,知自白云乡。
留此非吾土,须移凤沼傍。
领郡仍闻总虎貔,致身还是见男儿。
小船隔水催桃叶,大鼓当风舞柘枝。
酒坐微酣诸客倒,毬场慢拨几人随。
从来乐事憎诗苦,莫放窗中远岫知。
张公一子才三岁,闻客吟声便出来。
唤物舌头犹未稳,诵诗心孔迥然开。
天生便是成家庆,年长终为间世才。
月里桂枝知有分,不劳诸丈作梯媒。
千骑风生大旆舒,春江重到武侯庐。
共悬龟印衔新绶,同忆鳣庭访旧居。
取履桥边啼鸟换,钓璜溪畔落花初。
今来却笑临邛客,入蜀空驰使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