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园花落尽,芳菊数来归。
那知不梦作,眠觉也恒飞。
秋园花落尽,芳菊数来归。
那知不梦作,眠觉也恒飞。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花园中花朵凋零,唯有菊花绽放的景象,通过“蝶依草”这一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循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蝴蝶在草丛中翩翩起舞的场景,赋予了自然生命以诗意的灵动。
“秋园花落尽”,开篇即点明季节与环境,秋风扫过,百花凋零,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芳菊数来归”,在这样的背景下,菊花却傲然开放,成为秋日里的一抹亮色,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那知不梦作,眠觉也恒飞”,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蝴蝶,以蝴蝶的梦境与现实中的飞翔,隐喻生命的短暂与永恒。蝴蝶似乎在梦中飞翔于花间,而在醒来时,依然轻盈地在草丛中翩翩起舞,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丽,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
风荷老叶萧条绿,水蓼残花寂寞红。
我厌宦游君失意,可怜秋思两心同。
沣头峡口钱唐岸,三别都经二十年。
且喜筋骸俱健在,勿嫌须鬓各皤然。
君归北阙朝天帝,我住东京作地仙。
博望自来非弃置,承明重入莫拘牵。
醉收杯杓停灯语,寒展衾裯对枕眠。
犹被分司官系绊,送君不得过甘泉。
岂料吾方病,翻悲汝不全。
卧惊从枕上,扶哭就灯前。
有女诚为累,无儿岂免怜。
病来才十日,养得已三年。
慈泪随声迸,悲肠遇物牵。
故衣犹架上,残药尚头边。
送出深村巷,看封小墓田。
莫言三里地,此别是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