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胡床、深林独坐,微茫天色催暮。
碧云几叶流无影,窣地感秋成悟。秋有语。
道还叩骚人、识我家何处。君应不误。
想篱豆花边,凉蝉声里,依约认前路。
凄凉意,不数庾诗江赋。天然空外琴趣。
怅伥我亦悲秋者,忍掐檀槽遗谱。拚睡去。
枕半榻明蟾、梦与秋同住。玲珑窗户。
正露沁莲池,夜深人静,花气冷如雨。
据胡床、深林独坐,微茫天色催暮。
碧云几叶流无影,窣地感秋成悟。秋有语。
道还叩骚人、识我家何处。君应不误。
想篱豆花边,凉蝉声里,依约认前路。
凄凉意,不数庾诗江赋。天然空外琴趣。
怅伥我亦悲秋者,忍掐檀槽遗谱。拚睡去。
枕半榻明蟾、梦与秋同住。玲珑窗户。
正露沁莲池,夜深人静,花气冷如雨。
这首《摸鱼儿》词作,由清代词人杨芳灿所作,借韩景图之句“归来坐深林,悟到秋生处”,表达了对深林秋色的独特感悟和深深的喜爱之情。
词中描绘了一幅深林独坐、秋色渐浓的画面。胡床置于深林之中,词人独自品味着这宁静而略带苍凉的秋日时光。碧云飘散,天色渐暗,仿佛是自然界的时钟,提醒着季节的更迭。词人感受到秋意的深沉,仿佛与自然对话,领悟到了秋的真谛。
“秋有语。道还叩骚人、识我家何处。”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秋以生命,它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触动了词人心中的诗意,让他思考起自己的归属。词人想象着在篱豆花边、凉蝉声里的前路,那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一种对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的情境。
接下来,“凄凉意,不数庾诗江赋。天然空外琴趣。”这里通过对比,将自己对秋的感受与古代文人的诗句相联系,强调了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超脱于世俗之外的琴瑟之乐。词人内心的情感如同空旷的天地间的一曲琴音,悠扬而深远。
最后,“怅伥我亦悲秋者,忍掐檀槽遗谱。拚睡去。枕半榻明蟾、梦与秋同住。玲珑窗户。正露沁莲池,夜深人静,花气冷如雨。”词人表达出对秋的深切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愿意在梦中与秋共存,享受这份宁静与清凉。夜晚的莲花池边,露水浸润,花香四溢,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新的氛围。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知和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