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漭沧池混太清,芙蓉十里锦云平。
曾闻乐府歌黄鹄,还见秋风动石鲸。
玉蝀?蜷垂碧落,银山缥缈自寰瀛。
从知凤辇经游地,凫雁徊翔总不惊。
泱漭沧池混太清,芙蓉十里锦云平。
曾闻乐府歌黄鹄,还见秋风动石鲸。
玉蝀?蜷垂碧落,银山缥缈自寰瀛。
从知凤辇经游地,凫雁徊翔总不惊。
这首诗描绘了太液池的壮丽景象与历史韵味。开篇“泱漭沧池混太清”,以辽阔无垠的池水与浩渺的天空相接,营造出一种宏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芙蓉十里锦云平”,以十里长的荷花比作锦绣云彩,生动展现了池中荷花的繁盛与美丽。
“曾闻乐府歌黄鹄”一句,借古代乐府之名,暗示这里曾是帝王游乐之地,黄鹄的歌声象征着昔日的繁华与荣耀。“还见秋风动石鲸”,则通过秋风与石鲸的互动,进一步渲染了池边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故事。
“玉蝀蜷垂碧落,银山缥缈自寰瀛”,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玉蝀(彩虹)垂于碧空,银山在远方若隐若现,既描绘了太液池的自然美景,也暗含了宇宙的广阔与深远。最后,“从知凤辇经游地,凫雁徊翔总不惊”,表达了对过往帝王游历此地的追忆,以及对这片土地上生物和谐共处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太液池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历史文化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往事的深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