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目经三月,兹晨稍辨人。
直怜长夜旦,已负一年春。
庭药开应遍,园琴听转新。
谁云今小愈,念往益伤神。
病目经三月,兹晨稍辨人。
直怜长夜旦,已负一年春。
庭药开应遍,园琴听转新。
谁云今小愈,念往益伤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在病愈后所作,表达出对时光流逝与生命脆弱的感慨。
首联“病目经三月,兹晨稍辨人”,诗人以“病目”自喻,描述了自己经历三个月的病痛,终于在某天早晨能够辨识出周围的人。这一句既描绘了身体恢复的过程,也隐含着对生命脆弱的深刻体悟。
颔联“直怜长夜旦,已负一年春”,诗人感叹于长时间的夜晚(病痛)之后,终于迎来了黎明(康复),但同时也惋惜地意识到,这一年的春天已经过去,无法再挽回。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病痛与健康、夜晚与黎明、失去的春天与未来的希望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逝去的遗憾。
颈联“庭药开应遍,园琴听转新”,诗人转向自然界的生机,描述了庭院中的草药似乎都已开花,充满了生命力;而园中的琴声也因新的季节而显得更加悦耳动听。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生活的重新热爱。
尾联“谁云今小愈,念往益伤神”,诗人反问:即便现在病情有所好转,但回想起过去的痛苦,内心依然感到沉重和悲伤。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病痛经历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病愈经历的反思,以及对时间、生命、自然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经岁相期尽赏心,虚堂有客阻趋尘。
登楼君似庾老子,挟策我为臧丈人。
清据胡床兴不浅,来寻奇字夜相亲。
莫言糟粕无佳味,未许桓公愧斲轮。
秘阁清虚地,更无闲客过。
身虽纡组绶,心若住烟萝。
架上群书满,阶前败叶多。
知君自得意,其奈万灵何。
五十劳生,紫髯霜换,白日驹过。
闭户推愁,缘崖避俗,壁角团蒲坐。
提壶人至,竹根同卧,醉帽尽从欹堕。
梦惊回,满身疏影,露滴月斜云破。
无人自酌,有邀皆去,我笑两翁多可。
忍冻吟诗,典衣沽酒,二子应嗤我。
两忘一笑,调同今古,谁道郢歌无和。
后之人,犹今视昔,有能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