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三首·其三》
《踏莎行三首·其三》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小队清游,凤城西近,古松凉合禅关静。

院深日午不逢人,画幡风过花间磬。

相约携尊,偏耽薄病,料应裙屐穿香径。

翠帘刚对绿阴开,扇光轻渡西山影。

(0)
鉴赏

这首《踏莎行》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夏日午后景象。诗中以“小队清游”开篇,点明了游赏的轻松愉悦氛围,随后将地点定位在“凤城西近”的一处古松环绕的禅关,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意境。

“院深日午不逢人,画幡风过花间磬”,这两句细腻地描绘了禅院内的寂静与和谐。午后的阳光透过深邃的院落,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格外宁静,只有微风吹动画幡的声音和远处花间传来的磬声,打破了这份静谧,增添了几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接下来,“相约携尊,偏耽薄病,料应裙屐穿香径”,诗人通过想象与友人一同出游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即使身体稍感不适(“偏耽薄病”),也愿意与朋友共享这难得的时光,穿过弥漫着香气的小径,享受自然与人文的双重美好。

最后,“翠帘刚对绿阴开,扇光轻渡西山影”,这两句以生动的细节收尾,展现了夏日午后的一抹清凉与宁静。翠绿的帘幕轻轻拉开,迎接的是满眼的绿荫,而轻摇的扇子则在微风中轻轻划过,投下西山的倒影,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踏莎行》通过对夏日午后禅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0)

留别廉守

编萑以苴猪,墐涂以涂之。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

好在真一酒,为我醉宗资。

(0)

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0)

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0)

出海·其一

一团荡漾水晶盘,四畔青天作护阑。

著我扁舟了无碍,分明便作混沦看。

(0)

浣溪沙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