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
《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0)
注释
大暑:夏季最热的时候。
三秋:指秋季,这里喻接近秋天。
林钟:古代乐律名,这里代指时间的流转,特指夏天。
九夏:指夏天。
桂轮:圆月,因形状似桂花而得名。
子夜:半夜,深夜。
萤火:萤火虫发出的光亮。
菰果:菰的果实,可食,这里也指宴请之物。
儒客:文人学者。
菰蒲:菰与蒲草,水生植物,常生长在一起。
墨池:洗笔砚的水池,常用来象征文人学士的雅兴。
绛纱:深红色的纱幕,常用于形容帷幔或云霞。
经史:经书和史书,泛指古代典籍。
待风:等待自然界的微风,引申为闲适地阅读。
翻译
盛夏时节已接近秋天,林间钟声标志着炎夏的转移。
月圆之夜如桂花绽放,萤火虫照亮了整个夜空。
菰米果实邀请文人雅士,菰和蒲草在墨池边茂盛生长。
深红色的纱幕随意卷起,经书史册静候微风翻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季炎热时节的景象和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两句表达了时间流转,炎热的夏日即将过去,自然界也随之变化。此处“大暑”指的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最热的时期已到,而“林钟”则是比喻时间的流逝,如同林中的钟声逐渐远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写出了夏夜的美丽景象。桂花在夜晚开放发出香气,而萤火虫在空中飞舞如同小灯照亮夜空,这两种景致交织出一幅生动的夏夜图画。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赏自然之美的情景。菰(一种水生植物)和菰蒲都是夏季常见的植物,它们在池塘中生长,而“墨池”则给人以清凉深远之感,诗人邀请儒雅之客一同享受这份宁静。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显示了诗人对书籍的喜爱和期待。绛纱可能是书籍的装帧材料,而“浑卷”则意味着书籍整齐地堆放着,等待着微风的吹拂,这里传达出诗人期待在凉爽的风中阅读经典与历史著作的情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生活情趣的展示,展现了一个闲适自在、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溪西竹屋

万斛清风扫市喧,忽惊西郭有淇园。

碧云冉冉摇香细,苍雪纷纷落影繁。

沙径逶迤通活水,石台虚敞对幽轩。

酒酣欲刻琅玕节,诗句深惭旧掖垣。

(0)

都宪贵溪高公哀挽

曾向山中问起居,流光惊是七年馀。

仙游地下魂应远,政肃台端望已虚。

传世独留终养表,忧时谁续治安书。

当今嗣圣恩如海,恤典非常照故墟。

(0)

送刘进士瑱赴南京祠部主事

天与忠臣庆泽长,春风兰玉更添香。

衣冠旧出青云彦,雨露秋沾粉署郎。

清夜候星应北拱,早秋随雁复南翔。

金陵最喜迎亲便,竹笋江鱼乐未央。

(0)

送魏端璧知宁国县

荐章终岁说贤能,一日承恩向宛陵。

印洗旧尘光墨绶,琴翻新曲写朱绳。

趋庭学在名何忝,伏阙书成气倍增。

邻境为君先致祝,亨衢千里待飞腾。

(0)

赠欧阳令君十二咏并引·其一歌丰年

令君初下车,随车一丈雪。

嗣岁麦有秋,远近总驩说。

继此三周星,风雨常应节。

老天锡贤侯,不遣民望觖。

稻陇铚艾忙,枫林鼓声彻。

何处劭农文,徒焉寄愁绝。

(0)

送黄岩黄汝彝赴休宁训导·其一

浙东经学推黄氏,玉树临风见一枝。

山邑百年弦诵地,自今应喜得良师。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