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城路六首·其六》
《台城路六首·其六》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齐天乐

苑墙斜抱离宫树,楼台多少云里。

太液平分,飞虹高跨,两岸芰荷无际。

丹霄咫尺,正万柄摇红,十洲含绮。

凤辇时来,五铢衣带御香细。

当年听彻宫漏,便蓬瀛鱼鸟,也识延企。

小殿芙蓉,夹城松栝,尽戴翠华佳气。

垂杨凝峙,恰上映山亭,下临烟水。

倚遍栏干,暮云琼岛起。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皇家园林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苑墙、离宫树、楼台、云雾、太液池、飞虹、芰荷、丹霄、小殿、芙蓉、松栝、垂杨等元素,构建出一幅充满皇家气派与自然美景交织的画面。

首先,诗人以“苑墙斜抱离宫树”开篇,描绘了苑墙环绕着离宫树的场景,展现出园林的宏伟与布局的巧妙。接着,“楼台多少云里”一句,将楼台与云雾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飘渺的氛围,仿佛楼台隐于云端之中,增添了几分仙气。

“太液平分,飞虹高跨,两岸芰荷无际”,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太液池的广阔与美丽,飞虹横跨其上,连接两岸,芰荷覆盖了整个水面,形成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这一段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暗示了皇家园林的规模与奢华。

“丹霄咫尺,正万柄摇红,十洲含绮”,诗人在此处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天空比作丹霄,与地面仅咫尺之遥,同时描述了万柄荷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十洲之上充满了绮丽的色彩,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生动与繁华。

“凤辇时来,五铢衣带御香细”,诗人通过“凤辇”的使用,以及“五铢衣带御香细”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尊贵与奢华,同时也暗示了皇帝的亲临,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感和庄重的气息。

“当年听彻宫漏,便蓬瀛鱼鸟,也识延企”,诗人通过回忆当年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借由“蓬瀛鱼鸟,也识延企”的描述,展现了皇家园林对周围生物的影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小殿芙蓉,夹城松栝,尽戴翠华佳气”,诗人继续描绘了小殿与芙蓉、夹城与松栝的景象,强调了这些元素的精致与美丽,以及它们所散发出的佳气,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垂杨凝峙,恰上映山亭,下临烟水”,最后,诗人以“垂杨凝峙”收尾,描绘了垂杨矗立的景象,并将其与映山亭和烟水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静谧与和谐,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皇家气派与自然美景交织的园林画卷,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思考。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寄旷知事伯逵四首·其四

郡邑溪山在,风尘寇盗馀。

长怀管宁去,未卜屈原居。

计拙忧虞剧,閒多礼法疏。

柴门春草满,惊捧故人书。

(0)

题阳灵洞二首·其二

仙宇何年辟,灵泉尽日闻。

石门通别殿,木栈倚高云。

鸾凤时来下,猕猴近作群。

春风城郭暮,烟雾正纷纷。

(0)

挽杨子将因乱客袁州后暂还乡复往寓所而卒

昔归已伤迟,再往乃不返。

云萍忽散迹,玉树犹在眼。

高堂念夙昔,群季轧歌筦。

嘉谷森特菀,华星粲孤皖。

凄凄去干戈,窅窅隔丘坂。

至今念行李,何日候还輚。

寡妻负孩稚,弱弟拾遗简。

独不见斯人,谁能不悲潸。

(0)

乙巳正月九日大雪避抄兵由王山将入富田至洞口与家兄相失

惊尘飒南至,妻子哭道周。

出门四山云,欲止安得留。

严风裂我肌,行潦冻不流。

入洞怪崄巇,度岭伤阻修。

风波一相失,咫尺生愁尤。

大哉乾坤内,性命若云浮。

譬彼孤飞鸿,冥冥安所投。

嗒然向西望,泪下不可收。

(0)

古诗九章赠别郑同夫·其四

积雨秋始凉,绿苔閟庭馆。

闻君起常晏,巷深人事罕。

去年所种树,两两当户短。

初欣花盈盈,今见实纂纂。

感此时物迁,愁思无时断。

美人当歌罢,向夕喧急管。

独复步前楹,城高月初满。

(0)

哭金秀才

月落江湖夜已阑,故人别后见应难。

西风吹散清宵梦,肠断霜天雁影寒。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