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著花花披靡,花风吹人人欲醉。
老翁逢花如啜醨,强自挹酌终无味。
斗红斗绿态千万,长笑花工夸幻事。
若知空色无异观,世上何曾有桃李。
东风著花花披靡,花风吹人人欲醉。
老翁逢花如啜醨,强自挹酌终无味。
斗红斗绿态千万,长笑花工夸幻事。
若知空色无异观,世上何曾有桃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东风轻拂花朵的美丽景象。"东风著花花披靡"一句,以优美的笔触勾勒出花开满径的生动图景,"花风吹人人欲醉"则传递了一种诗人对这春日美景的陶醉之情。
然而,随后的两句话却突然转向了一个老翁对于这种景象无动于衷的情形。"老翁逢花如啜醨"表明老者面对鲜花也不过是浅尝辄止,没有半点儿喜悦之情,而"强自挹酌终无味"则进一步强调了老者的淡漠,尽管他试图去欣赏,但最终还是感觉不到任何美好。
接下来的两句话"斗红斗绿态千万,长笑花工夸幻事"描绘了一种对鲜花斗艳的嘲讽态度。诗人似乎在说这些争奇斗艳的花朵,其实都不过是自然界中短暂而虚幻的事物。
最后两句"若知空色无异观,世上何曾有桃李"则表达了一个哲理:如果人们能够领悟到万象皆为空色,那么在这个世界上,本没有所谓的特立独行,如同桃李争妍。这里的“桃李”是美好事物的代名词,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豁然开朗的心态。
整首诗以花为媒,探讨了人对自然美景的情感态度,从欣赏到淡漠,再到超越,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