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押湘帘绿影斑,时披青简度几閒。
千秋不尽兴亡故,一念惟争敬肆间。
功继麟经谁复并,文如迁史尚须删。
独予鉴古心恒惕,俗虑尘缘未许攀。
低押湘帘绿影斑,时披青简度几閒。
千秋不尽兴亡故,一念惟争敬肆间。
功继麟经谁复并,文如迁史尚须删。
独予鉴古心恒惕,俗虑尘缘未许攀。
此诗《读资治通鉴纲目》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其内容深邃,情感丰富,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独到见解。
首联“低押湘帘绿影斑,时披青简度几閒”,描绘了诗人阅读《资治通鉴纲目》时的情景,以湘帘轻掩,绿影斑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同时“时披青简”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不时翻阅书籍,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享受着阅读的乐趣与闲适。
颔联“千秋不尽兴亡故,一念惟争敬肆间”,揭示了历史的永恒主题——兴衰更替,无论时间如何流逝,历史的教训与经验都值得后人深思与借鉴。诗人强调在历史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保持敬畏之心,珍惜当下,为未来铺路。
颈联“功继麟经谁复并,文如迁史尚须删”,将《资治通鉴纲目》与古代经典《春秋》《左传》《史记》等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这部历史著作的高度评价。同时,诗人也提出了一种审慎的态度,认为即使是如此伟大的作品,也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和后人的修订,以达到更加完善的状态。
尾联“独予鉴古心恒惕,俗虑尘缘未许攀”,表达了诗人个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他深知自己作为历史的鉴证者,需要时刻保持警醒,避免被世俗的忧虑和尘世的牵绊所束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同时也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